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时间:2020-03-26 18:23:57

相关推荐

肾,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还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黄帝内经素问》记载:“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冬天

1冬季护肾 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

肾,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还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黄帝内经素问》记载:“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冬天,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生机闭藏,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逆“养藏”,就会损伤肾气。到了次年春天,人体更易生病,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患者应积极防治糖尿病肾病。所以这个冬天结束之前,患者不妨让肾当回“主角”。

初识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因其早期多无症状,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脚肿、脸肿等症状时,才意识到肾脏出了问题,才到医院进行诊治,但此时已经进入肾病中、晚期了。治疗起来困难加大。防治糖尿病肾病,要了解糖尿病肾病五期的症状表现:第一期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第二期表现为休息时尿蛋白多在正常范围内,运动后出现蛋白尿;第三期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此时患者出现持续的蛋白尿,但量相对比较少;第四期称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时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尿中蛋白质一天可以超过500毫克,并伴有高血压,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即使经严格治疗也不可逆转:第五期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血液中有害代谢产物升高,患者出现水肿及低蛋白血症,甚至可以危及病人生命。

对于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患者,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第三期患者除了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还要调整饮食和营养,以及使用有效的药物;对于第四期和第五期的患者来说,通过控制血糖和血压,进行饮食调节减少肾脏负担,来延缓肾病的发展。

冬季护肾,防治肾病

糖尿病肾病,如果能够在早期被发现,有35%的患者是可以逆转的。如何能早期发现呢?这就要提到尿微量白蛋白的监测。病程超过5年以上的患者,至少半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并经常监测测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压、眼底等等项目,以便及早发现肾是否损伤。如果发现异常,可及早诊治。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等并发症检测外。还要加强自我保健和自我防范意识。

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血糖持续升高,会诱发脂肪胆固醇代谢障碍,促进肾小球、肾毛细血管内膜增厚硬化变性,使其丧失正常功能。如何控制血糖呢?控制血糖包括:严格限制每日总摄入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加强锻炼,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控制体重;根据医生制定的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坚持用药;避免情绪激动、皮肤感染等等,以避免引起血糖波动,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生活。最后,还要定期监测血糖,观察血糖变化情况。

另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血压。这是因为高血压也是糖尿病肾病的“帮凶”,收缩压长期>140毫米汞柱,肾功能将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积极控制血压。

食盐摄入应有限制。为了保护肾脏,减轻其工作负荷,糖尿病患者饮食应尽可能淡一些,每日摄入盐量应少于6克。同时,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多吃优质蛋白,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量,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是劣质蛋白,一般应少食豆制品。适当限制主食,如白面、大米,因为主食也有一定量的植物蛋白,可适当补充牛奶、鸡蛋、鱼、瘦肉等动物蛋白。

另外,中医认为,黑色入肾。在食物选择上,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些具有补肾功效的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豆、黑养麦、黑米等等。其中,黑木耳具有清肺益气、活血益胃、润燥滋补强身之效;黑米具有健脾暖肝、补血益气之效。其维生素B,和铁的含量是普通大米的7倍,冬季食用对补充人体微量元素大有帮助;黑荞麦具有消食、化积滞、止汗之效。其含有叶绿素、卢丁以及烟酸,可降低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和血压、保护血管功能。

中医认为,冬主封藏,与肾的生理特性相似。冬天是养肾的好时机。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关元穴、肾俞穴和太溪穴等四大穴位,可补养后天之精气,充养肾中精气,进而达到补肾养肾的目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以及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还可进行穴位按摩,以辅助防病祛病。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足三里是长寿穴之一。按摩足三里穴,不仅强身健体,还可增强脾胃的功能,补养后天精气。每天用手指按摩足三里穴15分钟。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按摩关元穴,可使肾气活跃,补充肾气。

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主治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疾病。按摩肾俞穴,不仅可降血压,还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双掌摩擦至热后,将掌心贴于肾俞穴,如此反复3~5分钟;或者直接用手指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且腰部微微发热。散步时,糖尿病患者还可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肾俞穴,每次击打30一50次,击打时一定要注意力度,不可过力过大。

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部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原穴。按揉太溪穴,可滋阴益肾,壮阳强腰。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即可,力度要以有酸痛感为度。

2糖尿病肾病:早诊早治要抓紧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尽早发现和治疗,DN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乃至遗憾终生,所以DN 早诊早治十分重要。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尿液中白蛋白的变化常常是DN的一个诊断线索。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第1期或第2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和实用的诊断措施,“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测定是能早期发现和进一步明确诊断该病的重要线索。尿中的白蛋白不同于一般的尿蛋白,是不能用尿常规测定检测出来的,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测定。

出现“持续性MAU”(“SMAU”)并能排除其他的肾脏疾病,就是DN的重要诊断根据。

尿常规检查如发现蛋白尿阳性(“+”以上),除了感染等情况,可能表明肾脏病变比“MAU期”已经进一步了。

尿白蛋白排出量测定值通常有两种方法表示,两种结果的临床意义是等同的。其一,测定患者随意时间的尿标本,计算得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其二,患者留取一昼夜24小时(或夜间12小时)的尿标本,测定白蛋白量并计算得出“尿白蛋白排出率”(UAE)。

正常人尿白蛋白量:ACR<2.5毫克/毫摩尔,或UAE<20微克/分钟;

微量白蛋白尿:ACR在2.5~25毫克/毫摩尔,或UAE在 20~200微克/分钟;

大量白蛋白尿:ACR>25毫克/毫摩尔,或UAE>200微克/分钟(相当于常规方法测定尿蛋白定量 > 0.5克/24小时)。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故主张综合治疗,越早越好。在加强健康教育,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前提之外,可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从不同途径阻断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效药物有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以及胰激肽原酶(如丽珠广乐、凯尼可)等,这些药物能改善肾小球的循环障碍而阻止DN 的发展。根据不同临床情况,医生还可能加用其他药物,如蛋白激酶C-β抑制剂(如Ruboxistaurin)、抗血凝或抗血小板药(如氨基葡聚糖、阿司匹林)、抗纤维化药物(如甲苯吡啶酮)、肾素抑制剂、抗慢性炎症药物等等。

小贴士

胰激肽原酶早期干预效果好

胰激肽原酶可视情况与上述治疗DN的药物联合使用,或单独使用,特别值得早期使用,以获得早期干预DN的效果,使DN得以控制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逆转。临床研究证实,胰激肽原酶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更由于它具有抗微血栓作用,值得早期应用治疗DN。对于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预后严重。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脂代谢紊乱、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作用、氧化应激、遗传因素影响、吸烟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病变在肾小球,表现为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增宽,即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蓄积与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最早期阶段的证据是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渐进展为大量白蛋白尿或显性蛋白尿,继而血清肌酐增高,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和肾移植。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1.严格血糖控制:从患糖尿病起即应积极开始饮食及药物治疗控制好高血糖,是阻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的重要措施。控制高血糖一定要严格达标,不少患者也在进行治疗,但是并未将疾病指标控制到目标值,这仍无法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延缓其发展。血糖控制的理想目标值是:空腹血糖应<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6.2%。

2.控制高血压:凡是合并系统高血压的病人,都要积极控制血压,降压是延缓糖尿病肾病病人肾损害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而减少蛋白尿及延缓肾损害进展。治疗高血压也要严格达标,血压()控制目标值:若尿蛋白<1.0g/天,血压应<130/80mmHg,若尿蛋白>1.0g/天,则血压应<125/75mmHg。必须严格遵从。

3.控制血脂:血脂异常能加重肾损害,改善血脂异常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常并存血脂异常,出现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时血脂代谢紊乱常更重,故需治疗。糖尿病患者控制血脂的目标值是: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甘油三酯<1.5mmol/L。治疗高脂血症需药疗加食疗(少盐<5克/天、少油:<25克植物油/天、少肉:<50克/天)。

4.限制蛋白质入量:糖尿病肾病患者限制蛋白质入量,能减少蛋白质从肾小球滤过,减轻入球小动脉扩张,从而降低肾小球内“三高(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还能减少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及这些蛋白成分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炎症介质及促纤维化因子的合成及释放,减轻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人,蛋白质入量应减少至每天0.8克/公斤体重;而肾功能不全发生后,即应给予低蛋白饮食,每天0.6克/公斤体重。

5.严防感冒: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质较弱,容易感冒;而感冒对患病的肾脏造成很大伤害,严防感冒对于保护肾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4糖尿病肾病如何诊断?

患者朋友最为关心的是出现哪种情况表明自己患上了糖尿病肾病。只有早诊断才能早治疗,所以,介绍完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知识和分期情况后,我们再来谈谈糖尿病肾病应如何诊断,出现蛋白尿后,又如何与非糖尿病肾病进行鉴别。

诊断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存在大量蛋白尿;或存在微量白蛋白尿但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在5~以上,此时可考虑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诊断糖尿病肾病时要注意排除非糖尿病性肾病。

蛋白尿是糖尿病进展到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首先应考虑患上糖尿病肾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后都属于糖尿病肾病。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上非糖尿病肾病(即与高血糖无关的其他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几率与普通人并无差别。由于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的病变发展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所以,当糖尿病出现蛋白尿后,鉴别清楚是糖尿病肾病还是非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

通常认为,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应该考虑非糖尿病性肾病的可能:①糖尿病病程较短(<5年)即出现尿检异常;②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③大量肾源性血尿;④肾功能在短期内迅速下降;⑤尿蛋白突然增多。此时,应尽早实施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鉴别清楚是糖尿病肾病还是非糖尿病肾病,以免漏诊误诊。

肾穿刺活检

肾穿刺活检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学者关注。这项检查是诊断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从而帮助鉴别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可靠手段。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大小血管病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增加了肾穿刺活检的风险,所以患者本人和医生往往对此心怀顾虑,并不积极选择这项检查。往往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进行判断,从而可能造成误诊。由于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在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上存在显著差异,及时区分二者进行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所以,当诊断确有疑问时,可考虑进行。

从病例看肾活检的重要性

一位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尿蛋白阳性,并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而一直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病情持续加重。此患者虽然有大量蛋白尿,呈现肾病综合征状态,但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轻,肾功能下降不明显,蛋白尿短期内突然增加、血浆白蛋白进行性下降,并不符合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一般临床规律。因此,我们考虑患者是否由其他肾小球疾病导致肾病综合征而非糖尿病肾病所致。入院后查血清补体水平及部分免疫学指标,发现结果异常,这成为我们考虑可能存在非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线索。

经过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我们为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术后病理报告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从而排除了糖尿病肾病。及时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片)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联合治疗,不久患者水肿消退,蛋白尿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上升,肾功能保持稳定。而如果仍旧按照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的话,将可能贻误病情。

5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法

一、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唯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二、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浮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三、高血压。在1型无肾病的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患者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整理)为重度。

四、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五、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贫血。

六、其他脏器并发症表现: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如何让糖尿病肾病患者远离你呢?专家告诉大家一些躲避糖尿病肾病的诀窍,希望对您有帮助:

糖尿病专家说: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主要改变是肾脏高灌注、高滤过、肾体积增大。此阶段经治疗可使病情逆转,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病情就不可逆转。因此,早期糖尿病肾病防治尤为重要。蛋白尿是肾脏受损的表现之一,当肾小球疾病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滤过的血浆蛋白量增多,其中主要是白蛋白。目前临床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多来进行的,在基础状态尿白蛋白排出量在20-200微克/分,无泌尿道感染,无心力衰竭,无高血压,或高血压已用药降至正常,在半年内基础尿白蛋白排出量连续3次在此水平者可以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关键。近年来研究,应用胰岛素泵强化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水平可以使微量白蛋白尿排出率显著减少,且有的可以逆转,转为正常白蛋白尿排出率。所以尿白蛋白与血糖控制优劣极为相关。高血压也是促使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若能使血压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125/85mmHg)可以使尿白蛋白排出率减少。

健康网温馨提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只能接受透析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长期血透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近来绝大多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采取腹膜透析,因为它不增加心脏负荷及应激,能较好控制细胞外液容量和高血压。还可腹腔注射胰岛素,操作方便费用节省,但某些病人因长期腹透吸收大量葡萄糖而致肥胖和高血脂。关于透析时机的选择宜稍早于非糖尿病病人。

如果觉得《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