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莫通运用五味消毒饮临证举隅

莫通运用五味消毒饮临证举隅

时间:2022-11-29 01:45:53

相关推荐

第 1392期

作者/金玉顺 吉林省珲春市中医院泌尿内科

编辑 / 段瑞⊙ 校对/许红

莫通教授是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莫老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细心探索求证,深谙中医学病机及治法,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莫老结合岭南气候及疾病发病特点,得心应手的添加常见的岭南药物,疗效甚佳。莫老用五味消毒饮一方化裁而能治数十种病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内科杂病数案举隅如下。

1 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五味消毒饮由野菊花、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组成,有清热解毒、消散痈疮之功(引于《医宗金鉴》)。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现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外科急性感染,急性泌尿系感染等内、外、妇、儿科等具有热毒证候传染病疾患。莫师在长期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滞痞、积痞)医疗实践中,认识到此经典方在儿科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莫氏根据“痞坚之下,必有伏阳”,治疗需要辨清轻重虚实,应和胃、解毒消积,对痰瘀积症候的痞结患儿尤须如此,可加用皂角刺、莪术、夏枯草、山慈姑为抗腺体增生克伐之品,克伐之药物亦要慎用,过于攻伐易伤脾气,重者应该补益脾气,予土炒白术、炒粳米、茯苓、炒薏苡仁健脾燥湿,此证因伤于食,不可伤于药。

例1:梁某,女,2岁,半年前患儿脐周疼痛,痛起来满床打滚,哭闹不停。平时胃口佳,诉因前一天吃橘子太多,随后晚上开始腹痛,一直诉说肚脐眼痛,呈阵发性、痉挛性痛,平时大便正常,大便2天未行,一般到晚上加重。当地中医师予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白芷、连翘、焦三仙后,白天正常,到晚上仍疼痛难忍,哭闹不停。目前患儿饮食欠佳,偏瘦,大便干结不爽,面色萎黄。舌尖红点多、舌中下部苔白薄腻,脉弦细。体格检查:腹部平软,右下腹痛,少许腹肌紧张,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右下腹部触及结节样肿物,有压痛。腹部彩超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中医诊断:腹痛,积聚;辨证为气血虚夹瘀证。西医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以清热解毒、固本理气、豁痰软坚。处方:紫花地丁、法半夏、青天葵、山慈姑、浙贝母各8 g,蒲公英、金银花、甘草各5 g,野菊花15 g,皂角刺20 g,麦芽、夏枯草、山药各10 g,7剂,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复诊:服药后第2天其父打来电话,脐周区胀闷疼痛感好转,睡觉安稳,查脐周压痛感减少。效不更方,续服7余剂,腹痛消失,食欲正常,B超复查示肠系膜淋巴结消失。

按:莫老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首先在于驱邪溯源。此病属脾胃二经病。用五味消毒饮直达病所:方中金银花与野菊花,清热解毒散结,性入肺胃,清上中二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祛肝胆之火,二药配伍,解气分热结;蒲公英与紫花地丁为痈疮肿毒之要药,均具清热解毒之功;蒲公英为主药,入肝胃经,泻中下二焦湿热,与地丁配伍,解血分之热结;青天葵入三焦,能清三焦之火;法半夏、浙贝母起疏肝理气、豁痰软坚之功。全方可起改善患部微循环,起增强疗效作用。莫老根据自己长期经验,加用皂角刺、夏枯草、山慈姑为抗腺体增生及肿瘤之品,软坚散结、直达病所,终使癖结化消。此外使用麦芽、山药、甘草调养脾胃、保护根本,促进病情康复。

2 治疗乳腺增生症

莫老对于乳腺增生治疗,首先在于固本驱邪溯源。莫师极为重视正气及根本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临床治疗中认为扶持正气乃治疗百病之根本,擅长益气补血扶正之法,尤对于太子参、黄芪与党参、熟地黄及当归等药对了然于胸,在益气补血的同时,加用行气药物治疗,如川芎、青皮、佛手等。其原理为血气充足,则体内气液运化得司,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较之单纯祛邪法,避免受恙之体再受伤,此法更为合理有效,更利于有病之体的恢复。莫老认为本病之根本在于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乳腺病属肝胃二经病,但乳腺失调畅实为发病的元凶,多为乳腺壅滞调畅不利而发病,故法必用疏肝理气之法,兼补气血,活血化瘀,软坚化结而获效。

例2:叶某,女,36岁。患者乳腺增生病史3年,四处寻医治疗,服用大量中草药,基本上是以逍遥散为主,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找到莫老,求再诊治。症见全身乏力不舒,中等个子,肝肋下胀闷,嗳气,饮食欠佳,偏瘦,性格容易动怒急躁,时常有痛经,月经先后不准时,量少,色黑。饮食一般,二便正常。面色萎黄。舌质略红、苔白,脉弦细。体格检查:两乳房偏小,内各有一鸡蛋大小包块,不规则,按之可移动,每次来月经时胀痛。乳腺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增生(BRADS-Ⅱ级)。中医诊断:乳癖。辨证为气血虚夹瘀证。治法:益气补血散瘀,养血疏肝。处方:熟地黄25 g,白芍、山慈姑、浙贝母、野菊花、金银花各15 g,当归、郁金、青天葵、川芎各12 g,青皮、紫花地丁、佛手、甘草各10 g,夏枯草、皂角刺各20 g,7剂,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复诊:服药后乳房区胀闷感好转,脾气好转,查乳腺增生包块已松软,略为缩小。效不更方,续服7余剂,包块消散,继续服用参苓白术散巩固疗效。

按:莫老在本案中药投四物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取得良效,本病达3年之久,食药不讳,久则致使气血不足,症见乳房细小,面色萎黄,经量少,脉细均为血虚之象,四物汤乃血虚之首方,配消除疮疡的五味消毒饮直达病所:方中金银花与野菊花,金银花入肺胃,野菊花入肝,二药配伍,可祛除上中二焦之火,共奏清热解毒散结之效;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清热解毒之功,蒲公英入肝胃,与紫花地丁配伍,可清中下二焦及血分之热结,共奏解毒散结之功;青天葵能入三焦,除三焦之火。莫老根据自己长期经验,加用皂角刺、山慈姑为抗乳腺增生及肿瘤之品。综上,莫老认为乳癖与气血不足,湿瘀互结为病机,重在补益脾胃补益气血,顾护根本,理气及软坚散结并用,使行通畅而气无阻,故肿物可消。本案五味消毒饮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常规,证实了在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方面传统中医方法的独特优势。全方充分展示了莫师扶正祛邪学术思想,扶正温固法是莫氏在临床治疗慢性病、疑难危重病的治疗机要的核心,于临床屡试屡验。

3 治疗慢性阑尾炎

五味消毒饮是《医宗金鉴》治疗疮疡的名方,为历代中医推崇,治疗下焦湿热所致的湿疮、内疾效果明显,而莫老在此用于治疗肠痈,是根据中医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医理,中医治病不是以病灶为主,而是以病症的属性为主,本案选用五味消毒饮治疗肠痈而获得良效,充分体现中医治病的灵活性,也体现一方治多病的机动战术。莫师认为本病加入薏苡败酱散,使五味消毒饮药效倍增,更具荡涤下焦混结的瘀血与湿热毒邪。莫氏治疗本病遵循各名家的清热解毒消痈的传统古法古方,又大胆独创使用清热泻下之品配伍,可谓“独具匠心”。

例3:叶某,男,40岁。患者4月前因右下腹痛就诊于某西医院,诊断为“亚急性阑尾炎”,予以消炎、通便、理疗等保守疗法,1月后症状缓解,不久后突发感头晕头痛、口干欲饮胃纳差,少腹胀痛,后求诊于莫老。顷刻右下腹痛,时轻时重,时为绞痛,时为剌痛。全身乏力不舒,嗳气,饮食欠佳,舌苔白苔腻,脉弦滑。体格检查:右小腹痛麦氏点有压痛及反跳痛,阑尾处明显拒按。彩超提示:阑尾区域阑尾呈盲管状或腊肠状,周边呈低回声。中医诊断:肠痈。症候诊断:辨证为湿滞热毒瘀滞。西医诊断:慢性阑尾炎。治以益气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散结。处方:败酱草、蒲公英、薏苡仁、野菊花、火炭母、鸡蛋花、金银花、紫花地丁、浙贝母各15 g,白花蛇舌草、青天葵各12 g,夏枯草20 g,槟榔、甘草各10 g,木香8 g,7剂,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复诊:服药后,腹痛减,食增,包块硬度略减,大便仍稀,舌脉同前。上方加生薏苡仁、大腹皮,以增强排脓实便之力。三诊:上药服完后,右下腹包块疼痛减半,精神、食纳均有好转,大便软,续服7余剂,包块消散。

按:莫老在此阑尾炎治疗病例中使用薏苡败酱散合五味消毒饮,体现莫老在治疗西医“炎症、脓毒症”时的处方灵活,用药的变通,不固守于炎症就是清热解毒.不管阑尾炎是急慢性,而是因临床证候的虚实寒热不同,采取“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而莫老在此使用薏苡败酱散,是针对此病例中瘀血痈脓而呈现寒热错杂证者。方中败酱散祛瘀排脓,薏苡仁性味甘寒,利湿排脓、解痹痉;方中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散结,解中上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二药相配,清上中焦及气分热结;蒲公英入肝胃,泻下焦之湿热,与地丁相配,解中下焦及血分之热结;火炭母及鸡蛋花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全方可起改善患部微循环,起消炎之效。

以上为莫老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减的临床实践,不局限于皮肤上、皮肤下的痈脓,更可用于在肠胃之里的痈脓。莫老认为,中医辨证之于表、里、半表半里区别于西医,不仅仅局限于病灶所在,而更深体现的是疾病所反映证之所在。一方治多病,体现莫老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方面的深厚造诣,其有效的基础和根源,仍不离六经八纲辨证。综上所述,莫老运用五味消毒饮核心学术思想为重在补益气血,改善血行,理气及软坚散结并用,是以血行通畅而气无阻,故肿物可消。

如果觉得《莫通运用五味消毒饮临证举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