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五味消毒饮加减—下肢丹毒

五味消毒饮加减—下肢丹毒

时间:2023-02-10 23:14:04

相关推荐

陈某,女,88岁,门诊患者。

初诊

左下肢皮肤红肿热痛3天。

患者自述前因外伤导致高热、畏寒,随后出现左下肢皮肤红肿热痛,伴有红疹,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下肢丹毒”,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后反复发作,曾服用中成药(具体用药不详)治疗,效果不佳。3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左下肢皮肤红肿,伴有剧烈疼痛,为求缓解症状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左下肢皮肤肿胀,局部出现边界清楚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高于皮肤,无发热畏寒,纳眠可,小便黄,大便调,舌红苔黄,脉数。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丹毒”范畴,证属热毒蕴结型,当以清热解毒主要治疗原则,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整方如下:

金银花20克 蒲公英20克 天葵子20克

延胡索30克 白芷15克 川芎30克

冰片3克(单包)

7剂,水煎,外洗。

复诊

经电话随访,患者自述左下肢皮肤红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小便黄消失,纳眠可,二便调。

按语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的微小创伤侵犯皮内淋巴管所致的炎症, 因其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 颜色如丹涂脂染, 所以取名丹毒。丹毒通过西医的抗感染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但复发率相对较高, 并且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体内的耐药性会提高。而清热解毒类中药也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改善血液循环等功能, 可达到标本兼治。

热毒壅滞血脉,以致局部气血凝滞,经脉瘀阻,故见患肢红肿疼痛;舌红苔黄,脉数均是热毒内扰的表现,故应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因病位在表,患处为肢体末端,口服药物效果欠佳,故外洗。方中金银花功擅清热解毒,消散痈疮;蒲公英长于清热解毒,《本草正义》言其“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痛诸证”;天葵子擅“散诸疮肿,攻痈疽,排脓定痛”;延胡索可理气止痛,活血散瘀;白芷活血排脓,生肌止痛;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冰片别称龙脑,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长于清热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之效。

如果觉得《五味消毒饮加减—下肢丹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