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岭南大医传刘旭生(上):守护患者健康的肾斗士

岭南大医传刘旭生(上):守护患者健康的肾斗士

时间:2024-03-22 18:46:09

相关推荐

岭南大医传+|+刘旭生(上):守护患者健康的肾斗士》是关于肾病学领域的专访报道。刘旭生是一位受瞩目的肾脏疾病专家,他以其渊博的医学知识和对患者的深切关爱而闻名。本文上篇深入探讨了刘旭生医生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实践。通过对患者个案的详细介绍和刘医生的亲身经历,读者将了到他作为一名医生如何以匠心和责任心,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和温情的关怀,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文章不仅展现了刘医生在医疗领域的专业能力,更是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医者仁心、医者情怀的医学精神。通过本文,读者将深刻感受到刘旭生医生所代表的医者形象,他是一个守护患者健康的肾斗士,不仅是一卓越的医生,更是医患之间温情和信任的传递者。

岭南大医传-刘旭生(上) 来自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 00:00 20:51

如果回顾近年国人经历的大灾大难,1998年抗洪、“非典”、汶川大地震,每一个历史的镜头都让人不敢遗忘。作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的广东省中医院,始终坚守“大医精诚”的古训,每逢抢险救灾等的危难时刻,省中医人都会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发生特大洪水,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受灾最为严重。广东派出医疗队到湖北展开应急救援工作。他,与省中医的同事一道赶往前线救援。

广东派了我们这一队有中医有西医,我们医院由现任医院陈达灿院长带队,总共有4个人,从医院出发开车上湖北,把我们分到武汉附近,为抗洪救灾的官兵以及灾民服务。

当时灾区就是皮肤病、肠胃炎等很多,居民缺医少药,我们就自己带药去。如果没药的时候用外治法,敷贴,按压人中、内关,按压足三里等等,我们用上这些方法。

广州“抗击非典”第一枪是从广东省中医院打响的。为救治“非典”病人,喊出了“这里危险,让我来”的护士长叶欣不幸感染“非典”,她的病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医院为此成立了抢救工作小组。他,任组长,为抢救叶欣护士倾尽全力。

叶欣护长当时已经住ICU了,就抽调我专门负责叶欣护长的抢救工作。时任医院院长吕玉波是医疗小组的组长,我们每天早上都开会定方案。但叶欣护长病得太重了,她当时进来已经40度(高烧),肺一下子就白了。毒力估计太强,所以她没有被抢救过来。

汶川地震时,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四川周边的一些省份组织接收、救治部分从四川转出的伤员。于是,在广东、湖南等18个省份,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省生命接力开始了。

刘旭生救治灾区小孩

广东省中医院在大学城医院不仅设立“临时病区”及“爱心病房”收治地震灾区送来的伤员,还组织医院最强的技术力量,制定最佳诊疗方案。

他,又再一次临危受命被派去救治伤员。

一个病区不够,后面开第二个病区。有内科有骨科,骨科肯定为主了,内科负责评估整个病情的过程,骨科是直接做手术、手法。吕玉波院长说“这次又想叫你来。”我做主任,然后就派了一个心脏科的主任做我的主治医生,骨科的曹学伟主任做医疗组长,还有护理部一个副主任做护长,配置很高的。就是这样,我们收了30个多个病人。

医院领导告诉我们,你们要用最好最佳的治疗,最温馨的治疗,还有加上心理安慰。心理和情绪有问题搞不定的,马上让我们的心理科介入,也可以找一些社工协助。这件事使我发现,心理治疗很重要,中医特色发挥很重要。

他经历过3场大灾大难的紧急救援工作,直面过生死,对人生另有一番感悟。

通过这次“非典”,抢救的能力或者看问题、看生死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不是搞ICU的,我就说我们科一定要发展重症的抢救,让它做得更好,抢救更多的这种危重病人或突发事件。

他,就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大科主任, 肾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刘旭生。

人物简介

刘旭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内科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诊疗中心(华南)负责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曾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院名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执行会长,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中医药肾脏病防治联盟理事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岭南大医传刘旭生(上):守护患者健康的肾斗士

60年代很穷,都是赤脚医生在看病,小孩子生什么病,大人就带我去看赤脚医生。比如感冒发烧,他给你刮痧,痛给你贴个什么东西,当时也不懂,如果肠胃不好,恶心呕吐,就按压内关,按压足三里,在肚脐眼贴个什么东西,(觉得)好神奇,不吃药不打针。

我长大了也要当这种“赤脚医生”来为人解除疾苦,挺好玩的,也挺能见效的。当时就立志说,能做个医生治病救人就很好,觉得很光荣很伟大。

刘旭生是潮州市潮安人,上世纪60年代潮安地区医疗条件差、医疗技术不高,刘旭生希望当一名好医生,为父老乡亲、人民群众尽一份心力。1982年他顺利考上了广州中医学院(即现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

1987年,刘旭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广东省中医院内科工作。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省中医院把成立肾内科并力争建设成为重点专科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与其他专科不同,肾内科没有国医大师或全国名中医做学科带头人,医院决定由杨霓芝主任组建科室并从年轻骨干中选才,刘旭生成为目标人选,并被医院选派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级肾脏病研修班”进修,师承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及中西医结合专家叶任高教授。

杨霓芝教授和刘旭生教授

与同事讨论病情

进修归来,刘旭生正式进入肾病科工作,主治医生、医疗组长、主任秘书等工作一肩挑,成为肾内科的中流砥柱,并从此把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很快刘旭生就当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他和同事们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采用中医为主,配合现代科技手段,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刘旭生细心为患者诊治

但是在治疗了无数肾病患者的同时,刘旭生慢慢发现一个问题,并为之耿耿于怀。

由于大部分的肾病都是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而目前的门诊诊疗是一种急性病模式,并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照护。很多肾病患者回家后渐渐就不能坚持执行医嘱,饮食上也不懂得合理配合,甚至不清楚哪些指标是应该是自己日常进行监测的,就诊时应该和医生交流什么也不清楚,这些都让肾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刘旭生发现国外已通过“慢病管理”的理念,来尝试改变病人回家不自觉配合治疗这种状况。

于是,刘旭生把慢病管理的理念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引入到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当中,提倡医患之间密切互动,长期配合,共同与疾病抗争。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开始建立了慢病管理门诊,在这里,患者在门诊看完病并不代表着诊疗过程的结束。

医护人员会对所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反复健康教育,培训患者做疾病的自我管理者,让医护人员以“教练员”的身份长期陪伴,使患者也掌握肾病的防治知识,成为“内行患者”。

刘旭生为患者做健康科普讲座

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健康管理,刘旭生坚持为患者做健康讲座,吸引着慢性肾脏病患者不断加入这个行列。在他的带领下,肾内科接受慢性肾脏病管理长期随访的患者从无到有,从少到精到强。

刘旭生带领的慢病管理团队

“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全链条方案的“私人定制”服务,在医患之间架起了“心”的桥梁,获得患者称赞,也得到了国务院参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迄今管理慢病患者超过4000人,专科每年定期组织大型免费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服务患者超过1500人。每年举办国际慢病管理高级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9届,吸引了省内外超过3000多人前来交流学习,形成国内慢病管理领域的知名品牌,也成为中医慢病管理的培训基地。

刘旭生在此基础上开始把这种慢病管理模式推广出去,制定了我省首个健康教育类地方标准,规范了慢性肾脏病的健康教育形式。

还成立了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刘旭生任主任委员,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并广泛宣传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理念,均获得了很大的反响。

有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病发病率高达12%左右,其中10%以上的慢性肾病会发展为尿毒症。为此,对于已患病的病人,刘旭生通过慢病管理门诊为患者做好管理,而对于亚健康的人群,刘旭生就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刘旭生为患者义诊

除了做好科普讲座的工作外,刘旭生又是怎样与同事一起带领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一步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肾病专科,并逐渐走上国际学术舞台的呢?

下期预告

岭南大医传——刘旭生(下)

记者

,应上级委派,省中医派出两位专家到香港协助抗击“非典”。由于取得非常好的成绩,香港医管局与省中医院签订了3年合作意向书,由省中医院派出中医师到香港公立医院设立的中医科研门诊中心,提供以科研为本的中医门诊服务。你当时是第一批被派到香港的,服务了一年。在此期间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刘旭生

在那里真的把你的西医手段全给你废掉,开个验单都不行,量个血压都要叫护士去量,剩下你看结果开中药。这个也是很锻炼人的,我没有开任何西药,但中医真的能治好病。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

到香港仁济医院指导工作

记者

除了为病人开药方,你为什么还那么注重记录病人的数据?

刘旭生

对重病大病,不是一方一药开个处方就结束的。肯定是有管理、有中医特色,让治疗永远在路上,让他不断定期回来留下数据,我来评估它的效果。

记者

肾病科是“九五”至“十三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十一五”优秀肾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病种慢性肾衰血尿协作组牵头单位、慢性肾脏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唯一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肾病区域诊疗中心,这一系列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刘旭生

我们打造一个好的学科肯定要有目标,要有方向,第三要有人才,我觉得这三个是很重要的。

如果觉得《岭南大医传刘旭生(上):守护患者健康的肾斗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