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IGA肾病患者要做哪些常规检查

IGA肾病患者要做哪些常规检查

时间:2018-05-06 15:59:09

相关推荐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关于IGA肾病要做哪些常规检查呢?

1IGA肾病患者要做哪些常规检查

IGA肾病患者常见的五大常规检查。说到IGA肾病,大家应该都不了解。这也是很多人患上IGA肾病的原因之一,不懂如何预防。而且这还是IGA肾病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缺乏知识了解,无法做正确的护理。

一、尿管型:

管型(casts)为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它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故又称圆柱体。

二、肾小球滤过分数(GFF):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

三、肾血流量(RPF):

肾血流量(RPF)测定是用清除率试验来进行的。某一物质既从肾小球滤过,又从肾小管大量排出,并且不被重吸收,在它1次流经肾组织之后,便能完全被清除,该物质的清除率就代表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血浆量。

四、感染免疫检测:

人的免疫力随结核分支杆菌或其成分在体内存在而存在,故被称为感染免疫,或称有菌免疫,一旦体内结核分支杆菌或其成分全部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因此要进行感染免疫检测。

五、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测定(AGBM):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是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外透明层及中间致密层构成的网状结构,以糖蛋白为主体。检测GBM抗体的最常用方法是以肾脏组织为抗原的IIF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其荧光特点是在肾小球基底膜处显示典型的花瓣状、或斑点状、颗粒状着染。

2便常规检查有什么作用

和尿常规相比,大便常规更是乏人问津。在不少市级医院推出的体检套餐中,根本就没有大便常规的踪影。对于大便常规,尽管医生也会向病人宣传它的好处,“做的人还是远远少于血常规。”

为什么这么抗拒大便常规检查?不少人是嫌取样方式太麻烦。梁小姐说,有的时候去体检前没有进餐,无便可排,索性跳过这一环节。“总不能还像上小学时那样用火柴盒装着‘标本’带到医院吧?再说,大便不就是检查寄生虫、有没有腹泻吗?检不检都没所谓。”她说。

实际上,通过大便可以发现不少问题。大便常规的检验目的主要有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大便潜血检查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受到随排泄物而出的胆汁色素的影响,正常的大便颜色是黄褐色。人体的排便是一个机械运动,肠道中一旦出现肿瘤或者“癌前病变”,如肠道肿瘤,大便通过肠道时就会和肿瘤等发生摩擦,细胞脱落可产生少量血,有的时候肉眼是看不见的,也就是所谓的“潜血”。如今,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多吃肉少吃菜,加上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同时,原本在中老年多发的这种恶疾,在青壮年人群中也开拓了新“市场”。对于不爱检查大便常规的年轻人来说,这项检查有助于及早“揪”出肠道癌症的蛛丝马迹,体检时不应该“跳”过。

不过,便中带血也不绝对就是肿瘤。比如人要是长了痔疮,大便也会带血,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出来后,仍需要配合进一步的细致检查才能确诊。

3不同常规检查有什么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条件的市民常常舍得花大价钱体检,做MR、CT等昂贵的“大”检查,但很多人却忽视一些最便宜、最基本的常规检查。其实,“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这三项检查涵盖了身体内的很多信息,已成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在体检中,血常规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但尿常规与大便常规却常常被人放弃,原因是认为取样“麻烦”、“脏”。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陈惠容提醒:小检查有大作用,尿常规、大便常规这两项检查不应忽视。

尿常规 查炎症比高档设备更有效

临床上通过尿常规可以查出很多疾病,尿常规检出异常者高达20%~30%,如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肾脏病变、输尿管结石、血尿、蛋白尿、糖尿病和细菌感染等。但目前很多单位在替职工选择体检项目时,3~4成单位没有选择尿常规这一项。

“尿常规对炎症的筛查非常有效。”陈惠容说,当尿液中发现多量的白细胞,白细胞大于5个/HP(高倍显微镜)时提示有泌尿系感染。当尿液中红细胞超出正常值时,提示可能有尿道和前列腺炎症、肾炎、肾癌、膀胱癌、结石等疾病,有时运动过量或者服用药物,如对阿司匹林敏感者,也会检出血尿。“血尿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陈惠容说,前者更为“隐形”,往往为人忽视。另外,肾炎和高血压、糖尿病可引发蛋白尿。因此,尿常规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便常规 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

在不少医院推出的体检套餐中,根本就没有大便常规的踪影,主动在体检时选择大便常规的市民也寥寥无几。“我们医院对大便常规非常重视,常会引导体检的单位和个人做这个项目。尽管如此,做的人还是远远少于血常规。”陈惠容说。大便常规之所以乏人问津,主要是嫌取样方式太麻烦而索性不做,或者是对大便常规的认识还处于“不就是检查寄生虫吗?检不检都没所谓”的状态。

实际上,大便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大便的颜色、性状等和疾病密切相关:拉黑便可能是胃出血,拉血便可能是肠息肉,大便总是有一固定的位置凹陷,可能是肠癌……

陈惠容说,大便常规主要包括几个项目———

大便潜血:它能查出大便中极小量、肉眼看不见的出血,出现潜血的常见疾病包括肿瘤、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一般的大肠癌患者和三分之一的腺瘤患者会有定期出血的现象。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可出现潜血阳性,晚期病人的潜血阳性率达到90%以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大便常规潜血试验也多为阳性,或间断性阳性。

白细胞:白细胞偏高说明有炎症。

同时,大便常规检验还能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这对爱吃鱼生的广东人来说更具意义。

■专家指引

读懂尿常规常见指标

pH:正常范围5~7,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

比重(SG):正常范围1.015~1.025,可初步反映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

葡萄糖(GLU):正常为阴性,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等。

酮体(KET):正常为阴性,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妊娠剧吐者,以及摄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

胆红素(BIL):正常为阴性,阳性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尿胆原(URO):正常为阴性,阳性见于溶血性或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时为阴性。

白细胞(WBC):正常为0.00-26.00,超出范围可提示泌尿系有化脓性炎症。

红细胞(RBC):正常为0.00-24.00,红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解释或者结核或肿瘤。

学会察“形”观“色”

正常粪便含粪胆素,所以呈黄色或棕黄色。大便颜色的形成有诸多影响因素,第一是与食物有关。广州人有句老话:“吃猪红屙黑屎”,也就是说吃了猪血大便会变成红黑色,绿色蔬菜吃得多,叶绿素含量高,大便呈绿色。第二是与药物有关,胃病患者吃含铋的胃药,缺铁性贫血病人经常补充铁剂,大便也会呈黑色。炭剂、一些黑色的中成药吃了也会拉黑便。当大便颜色出现某些异常时,可能与疾病有关。

灰白色(“白陶土样”):有可能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

黑色或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红色:多是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裂,或者是食用过多的西瓜、西红柿。

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多是患了痔疮。

通过观察大便的形状也能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

球形硬便:便秘时可见;

粘液稀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者发炎时,如肠炎、痢疾和急性血吸虫病等;

粘液脓性血便:多见于细菌痢疾;

酱色粘液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

水样、蛋花样便:可见于急性肠胃炎,大量时见于伪膜性肠炎及隐孢子虫感染。

糊状便:多见于小肠疾患。

4哮喘病的常规检查

哮喘是严重时是一种可以威胁生命的疾病,那么,如果您患有此类疾病,应及时进行常规的一些检查,那么常规检查都有什么?

一、血液常规检查。

可有嗜酸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二、痰液检查。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痰涂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诊断及指导治疗。三、呼吸功能检查。四、血气分析。五、胸部X线检查。六、特异过敏原的补体试验。七、皮肤敏感试验。

在哮喘缓解期用可疑的过敏原作皮肤划痕或皮内试验,有条件的作吸入激发试验,可作出过敏原诊断。但应注意高度敏感的患者有时可能诱发哮喘和全身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须密切观察,及时采取相应处理。

那么如果您如果伴有哮喘病发的几种症状,那么小编还是建议您去正规医院接受以上几种常规检查。

5肺脓肿常规检查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此类疾病,那么应该接受哪些项目检查呢?

血常规

急性肺脓肿血白细胞总数可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核明显左移,常有中毒颗粒。慢性患者的血白细胞可稍升高或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痰细菌学检查

痰涂片革兰染色,痰、胸腔积液和血培养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确定病原体和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尤其是胸腔积液和血培养阳性时对病原体的诊断价值更大。

胸部X线检查

早期炎症表现为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或为团片状浓密阴影,分布在一个或数个肺段。肺脓肿形成后,大量脓痰经支气管排出,胸片上可见带有含气液平面的圆形空洞,内壁光滑或略有不规则。慢性肺脓肿,空洞壁厚,脓腔不规则,大小不一,可呈蜂窝状,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及邻近胸膜增厚。

胸部CT检查:可清楚显示胸片所见,能更准确定位并有助于作体位引流和外科手术治疗。CT可用于区别肺脓肿和有气液平的局限性脓胸、发现体积较小的脓肿和葡萄球菌肺炎引起的肺气囊腔。对于临床上不易明确诊断的患者应进一步做此项检查。

支气管碘油造影:用于慢性肺脓肿可疑并发支气管扩张的病人。在老年患者中,常有心肺功能不全,故此项检查应慎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原学诊断,并可用于治疗。如有气道内异物,可取出异物使气道引流通畅。如疑为肿瘤阻塞,则可取病理标本。

以上就是几种肺脓肿检查的事项,去正规医院接受准确的常规检查是您能否确诊此类疾病的唯一正确途径。

如果觉得《IGA肾病患者要做哪些常规检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