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赖晓玲《栝楼瞿麦丸的降糖故事》

赖晓玲《栝楼瞿麦丸的降糖故事》

时间:2018-11-24 23:27:07

相关推荐

元宵佳节的一大清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子在家属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进诊室,老爷子形体消瘦、面色枯黄,双手放置在诊台上,不停震颤,有规律地发出“砰砰砰”敲打桌面的声音。老爷子思维尚清晰,断断续续地诉说着自己的病情:近半年来口渴多饮、易饥多食,这一个月来症状加重,日夜口干舌燥,口舌如火燎,时时需饮水润喉,且食难用饱,日夜进食十来顿,仍觉饥饿难耐,头晕乏力,心悸少寐,小便无力、细短、频数,大便干结如羊屎状。昨日至医院门诊就诊,医生开单抽血检查,到中午时分接到医院来电,被告知血糖为34.8mmol/L,嘱其速速到医院办理住院治疗,老爷子未从,今晨到医院复查血糖为35.2mmol/L,医院医生再次要求住院全面检查治疗,老爷子仍未答应,与家属商量后来我门诊。我听着老爷子的诉说,望着他消瘦倦怠的脸庞,时不时用震颤不停的双手去拧开保温瓶喝口水,并翻看着仅有的三张检查报告,血糖34.8mmol/L,血常规、心肝肾功能、电解质无特殊异常,尿常规:尿糖3+、尿酮体+-、尿蛋白+-,心里纠结着这个病人究竟接不接。我认认真真地把可能发生的危重情况给老爷子及其家属说了一遍,建议最好还是到医院行专科检查治疗。这时家属才为难地说老爷子在当年上山下乡的年月把户口丢了,现在无户口无社保,医院的治疗费用怕负担太重。

话说到一段落,老爷子小便频数上了两趟厕所,望着他那保温瓶里冒出的热气,我问:“您口干想喝热水?”“是的,必须温热的水喝了才舒服。”再看看舌淡暗苔薄白腻,脉缓滑,“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楼瞿麦丸主之。”的条文突然出现在大脑中。“咱们试试,如果吃了药舒服的话就继续看,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加重,恶心呕吐、烦躁或嗜睡甚至昏迷,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老爷子和家属都点头同意了。我处方:栝楼瞿麦丸加制大黄。天花粉40g 熟附子(先煎)10g 茯苓15g 山药15g 瞿麦15g 制大黄6g 三剂,水煎服。拿了药临走时,我不放心,再次叮嘱如病情加重必须马上上医院。

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三天,第四天清晨,患者家属来了,说老爷子感觉舒服多了,准备再来取几幅药。原方再予五剂药,并叮嘱这次服完药要监测血糖。又几天过去了,老爷子来复诊,当天已测空腹血糖为19.8mmol/L,口干多饮、易饥多食、头晕乏力均见明显改善,小便已通畅,大便仍干结难行。我心里既兴奋又默默赞叹这张小小经方的神奇疗效,首战告捷,守方增损,处方:栝楼瞿麦丸加黄芪、麦冬。天花粉30g 熟附子(先煎)10g 茯苓15g 山药15g 瞿麦15g 黄芪15g 麦冬15g 十剂。再次复诊时,老爷子的血糖已降至13.2mmol/L,口干、易饥已较轻微,同时,我惊喜地发现,老爷子原本震颤不停的手安安静静地放在了桌面上。最后的一张处方,我把黄芪改成30g,余药未改动,续进十剂,后患者家属告知老爷子血糖已降至9.2mmol/L,之后未再复诊。

十一月初的某一天里,老爷子又来了,比之前明显长胖了,一进门见其愁眉苦脸,诉说着:“小便频数,排尿淋漓不畅,下腹胀痛,一开始不以为意,期待能自愈,近几天越来越严重,辗转不安。”问起最近血糖如何,言未觉明显不适,无监测,体查见耻区膨隆似一球形、叩诊浊音,告知已是尿潴留,口干欲热饮,但因小便不通不敢多饮,食欲正常,舌淡暗苔根部薄黄腻,脉沉滑。

予栝楼瞿麦丸加制大黄:天花粉30g 熟附子(先煎)15g 茯苓30g 山药15g 瞿麦20g 制大黄8g 三剂,水煎服。

三天后,复诊告知小便已通畅,下腹无胀痛,舌淡暗苔薄白。

予原方去制大黄再进三剂:天花粉30g 熟附子(先煎)15g 茯苓30g 山药15g 瞿麦20g 三剂,水煎服。后未复诊。

栝楼瞿麦丸是张仲景针对上燥下寒水停证而设,本方证应用的抓手点在于:口渴、小便不利、腹冷,临床运用若能方证相应,定能取得良效。

如果觉得《赖晓玲《栝楼瞿麦丸的降糖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