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张仲先 张仲会是哪里人

张仲先 张仲会是哪里人

时间:2018-10-02 03:40:07

相关推荐

1985年军中老照片,前排中间是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左一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右一是广州军区政委张仲先。尤太忠是1988年的上将,张仲先是1988年的中将。

后排中间是张万年,当时的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后来转正当了广州军区司令员,1993年上将,还当了军委副主席。

后排左二是李希林,当时的广州军区参谋长,后来也当了广州军区司令员,授上将。

一张合影,三位广州军区司令员同框,珍贵。

1985年老照片,杨尚昆坐在C位,三位广州军区司令罕见同框

抗美援朝老兵、原广州军区政治委员、中将张仲先同志在广州逝世,享年96岁

张仲先,原名张泽民,1926年生,山东省临城县(今微山县)人。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仲先,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张仲先是一位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他随第40军军长温玉成、副军长蔡正国奉命北上执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略任务,张仲先随军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板门店地区守备战和西海岸防御作战准备等。

抗美援朝胜利后,他回到了广州军区直至退休,1988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据新华社3月22日消息

正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张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5日在广州逝世

1985年,时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同志来到广州,和广州军区的首长们留下一张十分珍贵的合影。合影中,杨尚昆端坐在前排中位。这张合影还留下了三位广州军区司令员同框的佳话。前排左一,是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他也是老红军,参加过长征。前排右一叫张仲先,他是老八路出身,是当时的广州军区政委。站在后排的一位后来也曾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你们知道是谁吗?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句上世纪八十年代叫响的口号,是老山精神的凝炼。因为其鲜明的“老山烙印”,人们看到这句话,首先联想到老山。其实这句口号的提出,并非在老山战场。

一九八五年四月中旬,广州《羊城晚报》社曾派出数名记者,到这首诗流传最广的法卡山进行追踪。他们深入到哨所、坑道、堑壕走访,如实写了一篇《追踪一首战地诗》的报道,文中最后写道:“不用寻根究底吧!其实这首诗在广西边防到处流传,也不知源于何方。很可能是指战员们你一言、我一语集体创的。

这篇通讯《追踪一首战地诗》,先是刊登在《羊城晚报》头版头条,第二天又被《解放军报》在同样位置转载。战地诗由此传遍全国,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振兴中华”一起流传的口号。这篇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部队出现了追踪原诗作者热。

那么这首著名的战地诗究竟出自谁手呢?

郑宏彪,江苏盐城人,一九七七年一月入伍到福州军区守备师服役,这位新四军的后代,在对越反击战打响后积极报名,奔赴前线,补入了四九四团一营炮连。郑宏彪天姿聪慧,又勤奋刻苦,能写会画,犹爱读书和文学创作,常年笔耕不缀,作品多被报刊采用。领导慧眼识才,提拨郑宏彪任文化干事。

八十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私营经济的放开,挣钱搞个体成为人们普遍追求。战士中有当兵吃亏的思潮,部队就组织战士开展当兵是不是吃亏的大讨论。郑宏彪为配合这次大讨论,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诗句。

已调任四十一军任政委的原一六五师政委王静波将军还记得一六五师的这位才子,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要找的人在一六五师,这首战地诗出自一个叫郑宏彪干事的手中。

广州军区原政委张仲先对此十分重视,把原诗作者和发现者集合一起,亲自召开座谈会。就这样,司令与干事、政委与记者、将军与士兵、作者与读者欢聚一堂,热议诗歌,交流文学,抒发豪情,与会者达成共识:“幸福十亿人”这首战地诗托举起了一个大西南,“国魂国威”概括了一个时代。

而后郑宏彪调入广州军区政治部,后又任广州军区《战士报》社主编,大校军衔。现在的他转业后,担任多项社会职务,继续履行着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和教育。

#军事# #情感# #头条# #我要上头条#

如果觉得《张仲先 张仲会是哪里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