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及防治方案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及防治方案

时间:2024-03-23 12:19:26

相关推荐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案”旨在介绍白羽肉鸡在饲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肾性传支疾病的症状和应对方法。该疾病常表现为饲养过程中出现的肾脏功能异常,如多尿、尿血、厌食、体重下降等症状。针对这些症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方案,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饮水卫生管理、饲料配制、病症早期诊断等方面的建议。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白羽肉鸡在饲养过程中肾性传支疾病的症状特征,了解到该疾病的危害性和影响,以及掌握相应的防治方法,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白羽肉鸡肾型传支多在肉鸡20日龄左右发病,鸡群呼吸道突然加重,拉黄白色米汤样稀便,此时鸡群死亡正常,经过3-5天后,随着鸡群呼吸道症状的减轻,死亡增加,死亡鸡多因肾肿脱水死亡。那么白羽肉鸡肾性传支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发病原因:

1、温度忽高忽低,鸡群受凉。这是传支发病的主要原因。传支是条件应激病,温度过低,鸡群易受凉,抵抗力下降,极易引发传支。

2、通风不良或通风过大。

(1)通风不良:冬春季节,由于鸡舍条件的限制,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管理者常常倾向与保温而减少通风。这样会导致鸡舍内NH3、H2S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对眼、鼻、气管粘膜造成损伤,传支病毒极易通过损伤的创口感染鸡群,引起发病。

(2)通风过大:我们常常认为通风不良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是传支发病的主要诱因。但是在现在的标准化肉鸡舍,通风过大是传支发病的**主要原因。

近年,肉鸡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传统意义的大棚式简易鸡舍逐渐被纵向通风加湿帘式鸡舍替代。标准化鸡舍温度控制一般不会出现问题,通风量也是按照温度设定。但在开春与立秋之间,极易出现通风过大,在温度表显示温度正常的情况下,鸡群受凉,引发传支。这一时间,由于外界温度较高,鸡群在10天后常常出现超温,管理者通常会加大通风量。由于进风温度较高,即使加大通风,温度也会超温。这样,由于通风过大,会导致鸡群的体感温度下降,鸡群受凉而引发传支,这是夏季前后标准化鸡舍发病的主要原因。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及防治方案

风速过大还会对眼、鼻、气管粘膜造成损伤,破坏粘膜的完整性,传支病毒极易通过损伤的创口感染鸡群,引发疾病。

标准化鸡舍的管理者一定要加强管理,摸索出不同季节适合自己鸡舍的通风方式,不要死扳教条。

3、密度过大。密度过大,会造成排泄废物多,NH3等有害气体增多,环境不好控制;密度大,对于鸡群是强应激,会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引发传支。

4、疫苗选择不当或免疫不到位。

传支的预防主要依靠冻干苗,传支疫苗免疫常常采用喷雾或点眼滴鼻方式,喷雾要注意喷雾剂量与时间,确保群不漏一;点眼时鸡只必须眨眼后,滴鼻时必须堵住另一侧鼻孔,待鸡吸进后才能将鸡放下。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

肾型传支的典型病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阶段(3周龄左右)有轻微呼吸道症状,常被忽视而在2~4d后消失;第二阶段在发病后7~10d(即4周龄左右)出现死亡高峰,鸡群全身症状突然加重,精神沉郁,厌食,排出灰白色稀便或白色糊状粪便,有时呈水样下痢,严重失水,脚爪干枯(俗称“枯脚杆”或“干爪病”)。整个病程21~25d,死亡率10%~30%。一般在6周龄以后病情趋缓,死亡率降至1%以下,但生长明显缓慢,饲料换肉率下降。

肾型传支的诊断

肾型传支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从发病日龄,白色稀便,严重脱水,加上剖检时发现的严重肾肿及尿酸盐沉积性花斑肾,即可初步诊断。肾型传支缺乏胸肌和腿肌的出血,也没有闪电式病程和尖峰式死亡,一般不会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相混淆。尽管有的传支毒株也可引起法氏囊的水肿和一定程度出血,但用法氏囊组织悬液与传染性法氏囊病阳性血清作琼脂扩散试验,即可鉴别真伪。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防治方案

1.早期免疫是切实有效的办法。如果一个鸡场7日龄免疫仍不能杜绝该病发生,**好改为1日龄免疫。因为所有传支病毒在特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导致肾脏肿大等类似肾传支的病变,所以首免尽量使用多价苗;或者在7日龄防疫时传支多价苗和新城疫四系苗同时防疫,一个点眼一个滴鼻。由于传支疫苗对新城疫疫苗的影响,因此同时免疫时疫苗**少应为1.5羽份用量。

2.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鸡场、一个饲养小区没有传染性法氏囊炎发病史,**次传染性法氏囊炎免疫尽量使用法氏囊炎的弱毒苗,如果在冬春寒冷季节,还可以考虑去掉法氏囊炎在24日龄的二免(仅供参考),以减少疫苗间的干扰及对肾脏的毒性。

3.对于肾传支多发的地区,可以在鸡20日龄左右,再加强一次肾传支的免疫,免疫的疫苗**好使用多价,至少应与**次免疫所使用的疫苗毒株有所区别,以尽量扩大疫苗的保护范围。

4.在传支多发的地区,种鸡开产后,应每3个月加强一次肾型传支油苗的防疫,以使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抵御早期环境病毒的侵袭。

5.如果鸡群发生肾传支后,一是要考虑使用传支多价疫苗3倍量饮水,蛋鸡可考虑同时使用油苗紧急接种。二是可使用肾肿灵(华南农大)0.2%+复方氨苄全天饮水,使用2天间隔1天再使用2天,基本能明显减少死亡。且不可胡乱用药,更不可一味依赖抗病毒药物,耽误病情的同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三是提高鸡舍的温度,尤其是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2-3℃。四是饲料中可以添加鱼肝油等以增加维生素AD3的含量,同时玉米用量增加2%以减少整体饲料的蛋白含量,以减小肾脏的负担。

如果觉得《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及防治方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