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胃息肉内镜诊断与治疗策略

胃息肉内镜诊断与治疗策略

时间:2018-10-13 13:31:03

相关推荐

炎性纤维息肉

图1 70岁女性,胃窦大弯可见一枚20mm的半球型亚蒂息肉。(a) 白光内镜显示胃窦大弯有一枚20mm的亚蒂息肉,呈黏膜下肿瘤(SMT)样隆起,病变中心可见糜烂。(b)靛胭脂染色显示息肉表面结构与周围正常黏膜不同。

图2 (a)ESD标本病理诊断:炎性纤维样息肉,ESD标本大小:27x 23mm ,肿瘤大小:18x13mm ,肉眼型:0-Isp,淋巴血管:阴性,水平切缘:阴性,垂直切缘:阴性。(b) 病理检查:HE染色的放大镜下,病变与隆起部位一致,炎性浸润主要见于黏膜肌层和肌层,部分延伸到黏膜下层。(c)中倍(黄色方框)下,可见梭形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增生性息肉

图1 男性,73岁,胃体上部大弯可见一枚30mm的增生性息肉。(a,b)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胃体上部大弯处可见一个枚0mm发红带蒂息肉。(c)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13个月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息肉消失。

倒置错构瘤性息肉

图1 56岁女性,胃体上部大湾弯后壁15mm倒置错构瘤性息肉。(a) WLI. 在胃体上部的后壁的大曲率处观察到一枚15mm大小的SMT样隆起。病变中心凹陷为扩张的腺管开口。(b)ME-NBI显示部分凹陷区域的表面结构不均匀,但没有不规则的微血管或表面形态。(c) 内镜超声检查。EUS显示异质性肿瘤伴无回声病变,主要位于第二层和第三层。

图2 ESD病理诊断:错构瘤性息肉,ESD标本大小:28x 22mm ,肿瘤大小:16x 13mm ,肉眼类型:0-Is,水平边缘:阴性,垂直边缘:阴性。(b)复原图:按照黑线的指示切割ESD标本。病变大小用红线表示,为R0切除。

图3 病理检查。HE染色病变是肿瘤性病变,其上皮成分延伸到黏膜下层。(b) 高倍(黄色正方形框)中,显示不均匀大小的腺体伴囊肿。

讨论

炎性纤维息肉

炎性纤维样息肉(IFPs)是一种少见的间质性病变,其组织学上梭形细胞在黏膜下层增生[1,2]。尽管在整个胃肠道中都有IFPs,但它们最常见于胃窦(66-75%)[3]。IFPs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非侵袭性的病变[1,2],并且以前被认为是反应性病变[4]。但最近,IFPs被认为是基因突变的肿瘤性病变,基本上不具有侵袭性[5]。很少有胃部IFPs被报道侵犯到固有肌层[6-7]。

增生性息肉

胃增生性息肉(HPP)是胃中最常见的息肉类型,通常无症状,在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期间偶然发现。胃增生性息肉小凹上皮过度增殖引起的。尽管它们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如果息肉大小>10 mm,会有2–6%的息肉可能会出现局灶性腺癌[8-10]。据报道,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减少HPP的大小或使其消失[11-12]。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的指南[13-15],建议根除多发性HPP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如果即使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HPP的大小仍变大,建议内镜切除。

倒置错构瘤样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的特征是该部位固有组织的无序生长[16],其中包括幼年息肉,Peutz-Jeghers型息肉和倒置错构瘤性息肉(IHPs)。IHPs是一种黏膜下病变,其特征是胃腺体的生长方式倒置[17],内镜检查可见孤立的黏膜下肿块[18-19]。根据组织学,腺体有囊性增生,可能伴有平滑肌增生,也有异位导管样结构形成的报道[20]。

(参考文献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号纯属个人学习之用,水平有限,欢迎交流)

如果觉得《胃息肉内镜诊断与治疗策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