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脏腑辨证——肾病

脏腑辨证——肾病

时间:2019-07-22 00:49:29

相关推荐

肾阴虚

肾阴虚,又称肾水不足。导致本证的具体原因有:

房事不节,耗伤肾精

久病伤肾

失血伤津

过服温燥劫阴之品

情志内伤,暗耗肾阴所致。具体病症为:头晕健忘、失眠多梦、视力减退、耳鸣耳聋、两颧红赤、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口干咽燥、腰膝酸痛;女性崩漏、闭经、不孕;男性遗精。

肾阳虚

肾阳虚,又称命门火衰,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具温煦形体,卫阳固表,蒸化水液,促进发育、生殖等功能。肾阳虚衰,则温煦失职;气化无权,则出现形寒肢冷,面色淡白,神疲健忘及性功能衰减,出现阳痿、不孕等病症。

肾气不固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形成尿液,下注于膀胱贮藏。此证的具体病因:年事已高,肾气虚衰;久病劳损,伤肾;年幼,肾气不充。

中医学认为:没有肾的“气化”,膀胱则无法完成排泄尿液的功能。当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则出现小便失禁、尿后余沥、夜尿、遗尿、尿频等症。

肾不纳气

中医有“肺主呼气,肾主纳气”的说法,认为呼吸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及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若久病或过度房劳损伤肾气,则气失摄纳出现面部虚肿、咳逆汗出;声低气怯、呼多吸少;舌淡、脉虚浮;四肢不温、腰膝酸痛;气短喘促、动则喘甚等证候。

究因归结于肾虚阳衰、卫表不固或阳气不能化水行气所致。

肾虚水泛

中医认为,导致肾虚水泛的具体病因:对于素体一向虚弱者或老年多病、久病失调者,其肾阳日趋衰弱,长期如此则导致水湿内停。因为人体的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传输,肺的输布,通过三焦(水的通道)清者运行至肺腑,浊者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无一例外地需要肾气作用。肾主水液,如果肾阳不足,则不利于膀胱气化作用,小便量少,水湿泛滥成水肿。具体症状表现为:气促、心悸;脉沉细;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腰酸痛;腹胀满等。

内容来自懂车帝

如果觉得《脏腑辨证——肾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