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经常盗汗谨防其他原因_盗汗有哪些类型_中医怎么治疗盗汗

经常盗汗谨防其他原因_盗汗有哪些类型_中医怎么治疗盗汗

时间:2022-08-12 19:37:43

相关推荐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盗汗有哪些类型?经常盗汗谨防其他原因?一起来看下。

1盗汗有哪些类型

1、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2、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3、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2经常盗汗谨防其他原因

盗汗是入睡中汗出、醒后汗止的一种症状。出现盗汗,大多人会联想到结核、甲亢之类的疾病,事实上盗汗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最常见引起盗汗的疾病当然是结核。经胸片、CT、PPD试验、痰培养等方法,一般都可明确诊断,抗结核治疗后病情也会很快好转。甲亢患者出现盗汗或自汗表现时,一般伴心悸、多食、形体消瘦等症状,经甲状腺激素、甲状腺B超等检查能作出诊断,对症治疗病情也会得到控制。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会出现阵发性汗出、面部潮热,心烦、失眠等症状,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及症状等也可作出诊断。此外,因形体肥胖引起代谢综合征、内脏神经受损、一些恶性肿瘤患者也可出现盗汗。

盗汗只是一个症状,顺藤摸瓜必会找到真正的病因;再辅以正确的治疗,一定会收到满意的疗效。

该拔的智齿尽早拔

智齿是人类的第三磨牙,也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越来越精细,人的口腔咀嚼功能逐渐退化,颌骨趋于变小,以致很多人的智齿萌不出,长不正。正因为如此,使看似多余的智齿在口腔里面成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因为发炎而影响正常生活。

专家提醒称,如果智齿不能完全长出或长得不正,可能会导致牙冠部分暴露于牙龈外,部分被牙龈覆盖,牙龈与牙体之间形成一个又窄又深的盲袋,容易积存食物碎屑和细菌,加大日常口腔卫生护理难度。日复一日,这些食物残渣就会“躲在”智齿和周围牙龈之间的间隙里面,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

当人们一旦吃了上火食物或感冒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局部细菌毒力增强,这颗“定时炸弹”就有可能会“炸”开。

3中医怎么治疗盗汗

仙术散,治盗汗不止

于术120克(分四制:30克,黄芪煎汁炒;30克,牡顺粉炒;30克,麩皮汤炒;30克,石斛汤炒)

只取术为末。每服9克,粟米汤下。

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

党参(去芦)枣仁(炒,杵)白芍(酒炒)黄芪(饭蒸)当归生地各4.5克茯苓3克黄柏2.1克知母3克北五味子1.8克

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调糊,填脐中,外用旧膏药贴之,勿令泄气,两次即愈。尝加入龙骨等分,同研如法用之,并可治梦遗滑精等症,神效非常。

参归腰子治心气虚损自汗

用猪腰1枚,细切,入人参15克、当归120克,同煮熟食之,以汁送下;或用山药捣丸如梧子大,每30丸空心温酒下,多服丸佳。(虚证)

莲子7粒,黑枣7枚,浮麦l合,马料豆1合;用水2碗,煎8分,服之乃愈。

4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

1.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2.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3.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4.红枣乌梅汤

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

5.乌豆煲塘虱

每次用乌豆100克、塘虱鱼2条,去内脏及鳃,加水适量煲之,豆熟时加盐、油食用。有养血益阴、滋肾调中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病后体虚、血虚头痛、耳鸣、疲倦乏办等症。

6.韭菜炒鲜虾

每次用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加油急火共炒,熟后,加盐调味食用,每天1次。有补虚助阳,固泄等功效。可适用于治疗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患。

5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保健

“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如果觉得《经常盗汗谨防其他原因_盗汗有哪些类型_中医怎么治疗盗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