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急性中耳道炎的表现?_中耳炎能自己恢复吗_中耳炎有哪些认识误区

急性中耳道炎的表现?_中耳炎能自己恢复吗_中耳炎有哪些认识误区

时间:2020-02-14 00:47:26

相关推荐

中耳炎这种疾病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比较陌生的一种疾病,毕竟这种疾病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常见的,很多朋友虽然听说过中耳炎,但是对于他的一些知识,肯定也不是把握得十分清楚,而且中耳炎的症状很有可能会出现全身的一些症状,而且轻重程度也不一样,急性中耳道炎的表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中耳炎的具体表现吧。

1中耳炎的几大误区你知道几个

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溢脓就不是中耳炎

临床上将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几大类,化脓性中耳炎耳道溢脓是其主要症状,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们传统的中耳炎概念的,但分泌性中耳炎则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症状,主要是由咽鼓管阻塞中耳鼓室出现负压造成渗出而引起的,由于渗出液是非细菌性的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所以本病易被漏诊、误诊,尤其是儿童不会主诉症状易延误治疗,如鼻咽部增殖体重度肥大的患儿合并鼻炎鼻窦炎就易发生本病,家长可在交流时注意一下孩子是否要求您的声音过大,看电视是否将声音开的过响,若有此类情况就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患上中耳炎了。

有的人检查出自己有中耳炎了,但是还是不相信医生,认为是误诊的所以就不会配合治疗。其中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能会有间断溢臭脓的症状,不过可能有些患者没有这个症状,仅仅就变形出耳痛、头痛,检查的时候也没有被发现,总是会漏诊不受到重视。

误区二:非化脓性中耳炎比化脓性中耳炎发病低、危害轻

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期、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可以不出现流脓,但发病率并不低,危害也不轻。

虽然目前尚无确切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的统计报告,但较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更为多见,儿童期是渗出性中耳炎的高发期,该年龄段咽鼓管比较平直,鼻咽腔比较小,鼻炎鼻窦炎比较多见,加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更易刺激咽鼓管粘膜出现水肿,继发咽鼓管阻塞引起分泌(卡他)性中耳炎。成人各年龄段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与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更密切些,主因是鼻咽粘膜细菌病毒感染累及咽鼓管粘膜所致,其他疾病如鼻咽癌等也可引起中耳炎耳闷听力下降症状。危害方面,非化脓性中耳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甚或出现胶耳严重影响听力,婴幼时期甚或影响言语和智力的发育,隐匿性胆脂瘤甚至可引起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另外多数慢性中耳炎患者也是由非化脓性中耳炎继发细菌感染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而来。

2经常掏耳朵容易得耳道炎

日常掏耳不当或诱发耳道炎

专家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耳屎无需经常去掏就能自行脱落并排出体外,除非是因耳道内脱屑、灰尘等异物积成大块甚至发生耵聍栓塞时,才需及时到医院处理。

相反,日常掏耳朵或洗耳不当,更容易伤害耳朵,诱发耳道炎等其他病患。

人的外耳道有一种腺体叫做耵聍腺,会分泌一些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学名称作耵聍,其实就是人们俗称的耳屎。这种物质分泌出来后一般遇空气会变干燥薄片,能黏附外来的灰尘、飞虫等,对外耳道皮肤可起到保护作用。

虽然耵聍腺会不断分泌耵聍,但不要主动去掏,一般情况下也无需担心耳朵会被塞住。因为,耳屎在人们日常的咀嚼、张口等下颌动作中会被振动,并自行脱落排出体外。

3急性中耳道炎的表现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燥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3、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4、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5、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4中耳炎能自己恢复吗

有一些疾病可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恢复的,治限于一些很小的疾病,但是中耳炎是不可以的,因为每个人患上的中耳炎是不一样的,原因不同,症状也是不同的,身体的免疫功能做不到自愈的可能,所以中耳炎不能自己恢复。

5中耳炎有哪些认识误区

1、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现在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会有“出水”流脓的症状,如外耳道炎有时就表现耳道“出水”,伴有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的症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的表现。

外耳道炎原因很多,如反复挖耳、糖尿病真菌感染、耳道狭窄进水等,尤以挖耳比较多见。外耳道毛囊炎形成疖肿破溃也可引起耳道流脓,耳道检查及追问既往病史多能鉴别。

2、没有耳痛、耳道溢脓就不是中耳炎

目前临床上已将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几大类,化脓性中耳炎耳道溢脓是其主要症状,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们传统的中耳炎概念的。

但分泌性中耳炎则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症状,主要是由咽鼓管阻塞中耳鼓室出现负压造成渗出而引起的,由于渗出液是非细菌性的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所以本病易被漏诊、误诊。

如果觉得《急性中耳道炎的表现?_中耳炎能自己恢复吗_中耳炎有哪些认识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