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早该剪舌根的” 1岁孙子不会说话 婆婆数落儿媳没给娃剪舌根

“早该剪舌根的” 1岁孙子不会说话 婆婆数落儿媳没给娃剪舌根

时间:2018-12-30 10:46:27

相关推荐

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一个婴儿,从牙牙学语到能够流利说话,需要经过很多的锻炼。除了小家伙自己平时的尝试外,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训练也十分重要。因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孩子的语言能力表现都不一样。比如有的父母平时忙,不注意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就有可能导致孩子说话晚。

“早该剪舌根的”,1岁孙子不会说话,婆婆数落儿媳没给娃剪舌根

“我孙子都已经一岁了,还不会说话,当初让你不听我的话,早该剪舌根的。”听到自己的婆婆又在数落自己没给娃剪舌根,宝妈莉莉就不由得心烦。原来,当初莉莉生了孩子以后,因为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就请了婆婆来帮忙带孩子。

婆婆刚来到没多久,看到孩子咿咿呀呀地学舌,就张罗着要给孩子剪舌根。但是莉莉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用剪舌根,于是拒绝了婆婆的想法。如今孩子已经一岁了,只会说一句“妈妈”。见孩子迟迟学不会说话,婆婆就埋怨莉莉没剪舌根,说当初剪舌根的话,孩子早就会说话了。

烦不胜烦的莉莉,决定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婆婆明白,不是剪了舌根孩子就一定能早说话。于是两人一起来到医院,医生检查之后表示:“孩子的舌系带(舌根)没有问题,这不用治。回去以后,多和孩子说说话,训练他的语言能力,情况就可以改善了。”

而医生的话,也让婆婆羞愧,因为平时儿子儿媳忙,一直都是她负责带孩子的。老人家也不懂孩子到了学说话的年纪,就要训练语言能力,平时她都没注意。看到孙子不说话,她一直以为是没剪舌根导致的。

那么当孩子进入学说话的年龄段时,父母可以怎么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呢?

1.多次重复同一词语

孩子还小的时候,因为身体机能发育不成熟不完善,在学说话的时候,总是要经过多次的记忆和尝试,才能掌握一个词语。而孩子最先掌握的词语,一般都是“爸爸”或者是“妈妈”。因为父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习惯性地强调这两个词语,时间长了宝宝就记住了。所以,父母想要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可以多次重复同一个词语,比如指着家里的电器,告诉孩子它们的名称,多说几次,孩子就记住了。

2.语言的信息量不要太大

和成年人相比,孩子那个不成熟的小脑瓜子,处理不了太复杂的信息。所以,父母在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时候,除了一个词重复多次以外,句子还要简短,最好不要一次性说太长的句子。以免句子的信息量太大,让宝宝记不住或者是处理不过来。而采取简短的句子形式,可以让宝宝更快地掌握信息并且模仿,然后循序渐进让宝宝学会说话。

3.教孩子说话,同样的事物不要用不同的称呼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基本都能够知道“妈妈”和“母亲”、“爸爸”和“父亲”是同样的意思。然而对于一个稚嫩的宝宝来说,他们就不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比如有的时候,父母和宝宝说“爸爸”,宝宝就知道是谁,但说“父亲”的时候,宝宝就懵了。所以,在教宝宝说话的时候,同样的事物不要用不同的称呼。以免宝宝出现混乱的情况,然后导致他们不想说或者不会说。

今日互动话题:你家宝宝是多大开始学说话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早该剪舌根的” 1岁孙子不会说话 婆婆数落儿媳没给娃剪舌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