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间位结肠如何诊断鉴别

间位结肠如何诊断鉴别

时间:2023-11-16 16:40:38

相关推荐

间位结肠的预防,间位结肠如何诊断鉴别,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不断有人患上了间位结肠,这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间位结肠】栏目为你带来间位结肠,不了解的朋友们赶紧看看吧!间位结肠是指结肠(多为肝曲)由肝前间隙或肝后间隙进入肝脏与膈之间,可无症状,可引起右季肋部隐痛、腹胀甚至消化道梗阻。

1间位结肠有哪些典型症状

本病男女性都可见,平时常无症状,部分可表现为,上腹不适,轻度腹胀,以右上腹明显,餐后加重。临床常易误诊为胆囊炎或胃炎。当嵌入的结肠发生梗阻时,常感到突然发生的上腹胀痛难忍,并有憋气感及后背放散痛。经数小时至数日症状消失,而且大多于活动后突然消失症状。

2西医治疗间位结肠的常规方法

对部分症状较重,并呈进行性,持续性加重,尤其在儿童时期症状严重,影响食欲,妨碍生长发育的,可考虑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固定肝脏和结肠预后较好。轻症可不必治疗,经卧床休息,避免在食管中产气等,大部分可自行缓解。

3间位结肠的中医辨证治疗

间位结肠是指结肠(多为肝曲)由肝前间隙或肝后间隙进入肝脏与膈之间,可无症状,可引起右季肋部隐痛、腹胀甚至消化道梗阻。对部分症状较重,并呈进行性,持续性加重,尤其在儿童时期症状严重,影响食欲,妨碍生长发育的,可考虑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固定肝脏和结肠预后较好。轻症可不必治疗,经卧床休息,避免在食管中产气等,大部分可自行缓解,也可采用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

【方名】补中益气汤

【来源】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

【组成】黄芪甘草(炙)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0.6克、 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9克。

【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加减】病甚劳役、热甚者,黄芪加至3克,咳嗽者,去人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若恶热喜寒而腹痛者;再加黄芩0.6~0.9克;恶寒冷痛,加桂心0.3~0.9克;头痛,加蔓荆子0.6~0.9克;痛甚者加川芎0.6克;顶痛、脑痛,加藁本0.9~1.5克。

4间位结肠病人的饮食宜忌

禁食产气的食物,如:红薯、红豆、土豆、芋头、萝卜、南瓜及板栗等。

需要适当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

烹调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烩、焖等方法。

忌食猪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痛。

5间位结肠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间位结肠综合症也称为Chilaiditi 综合症,此症中右结肠曲嵌入肝脏与横膈之间,其原因并非在肠管本身,肝脏的下垂和位置异常是形成本病的基础。常因肝脏的韧带过长,薄弱、缺无等发育异常,使肝脏下移并与膈肌之间的间隙增宽,以至结肠嵌入之间形成本病。膈肌的先天薄弱或膈肌麻痹为本病的促发因素。此外在部分肝硬化患者中因右肝叶萎缩明显,肝膈间隙增大也可见此症。

(整理)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间位结肠如何诊断鉴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