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新春走基层」王峰:一个修了人体“发动机”的“技术能手”

「新春走基层」王峰:一个修了人体“发动机”的“技术能手”

时间:2018-09-09 06:52:16

相关推荐

“听说心脏要动手术,我们一家人都吓坏了,我四处打听,询问了我们以前学医的同学,还上网查了王峰医师的资料,最后才放心地把我妈交给了他。”

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的病房,黎芳一边为母亲整理着床铺,一边感慨地说。“王医师是我妈妈的救命恩人,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12月底,黎芳和父亲带着母亲来到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检查。在这之前,黎芳51岁的母亲谢慧经常感觉很累,喘不上气,还容易感冒,全身还出现了水肿的现象。全家人四处寻医,半年多也不见好转。这次,他们来到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后,被检查出心脏瓣膜病变,急需进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

“我们是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进行心脏停跳、心内直视的二尖瓣置换。”王峰告诉记者,经过20余名医护人员5个多小时的持续奋战,黎芳母亲的手术很成功。做完置换手术不到两天,黎芳的母亲呼吸顺畅了很多,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交流,并在家人的帮助下已经能够进食了。

王峰所在的心胸血管外科,主要负责人体的呼吸和循环两大系统,风险高、难度大,病情变化快、突发性强,“立即插管、立即手术”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作为科室的带头人之一,王峰时刻要求自己进步。从遵义医科大学毕业后,王峰就一直从事心脏外科基础与临床工作。的时间里,王峰先后到国内外相关医学院校进修学习几十次,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获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全国304家三甲医院手术技能比赛中获得优胜奖,进入全国前十名。

“做心脏手术,就是修人体的‘发动机’,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王峰告诉记者,要想成为一名好医师,每一例病情都是生动的课本。“每一场手术后,我都会做总结,怎样才可以做的更好。”

心胸血管外科工作责任大、使命重,就算是最小的一台手术也需要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一台手术10来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很多患者都不知道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手术,其实我们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王峰说,“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手术的技术。规范的手术,规范的操作,只有规范了,病人才能快速恢复。”

“看到前面那个病人手术后恢复得这么好,我也有信心了,我相信这里的医生。”一位即将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满怀信心地说到。

有一次,王峰看见即将手术的患者家属在咨询和观察前几天进行手术的病人恢复情况。王峰明白,那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担心和顾虑。从那以后,王峰就把即将要做手术的病人安排入住到监护室旁的病房。这样,让患者和家属通过了解别人的病情和恢复情况,来树立他们自己积极接受治疗的信心。

的医疗学习与实践,1500余台心脏手术。1500余名心脏病患者在王峰的治疗下重获新生。

“希望用我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王峰说。

制作:郑娴(见习)

全媒体记者:包福兰、黄远

编辑:葛丹丹、邓祁

审核:胡玮

如果觉得《「新春走基层」王峰:一个修了人体“发动机”的“技术能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