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时间:2020-07-16 08:09:11

相关推荐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知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给很多的人带来了不便,也因此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家要警惕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出现,平时还要注意进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工作,而且要深入的了解一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知识才可以,今天就让疾病百科频道的小编来带大家看看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由于腹泻、营养吸收不良、贫血等原因影响全身的健康。由于它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朋友们日常的学习与工作。因此日常吃药对于这个疾病的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药。

1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大盘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由于腹泻、营养吸收不良、贫血等原因影响全身的健康。由于它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朋友们日常的学习与工作。因此日常吃药对于这个疾病的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药。

(1)磺胺类:40年代开始用磺胺药治疗本病,其中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效果最佳。口服后易在肠内分解为磺胺吡啶及5-氨基水杨酸,对结肠壁组织有亲合力,起到消炎作用。常用于轻、中型病人。始量为0。5g,每日4次,口服。每隔2~3天增加1g,直到获得疗效。每日总量3~6g,个别可达8g。病情稳定,维持量为1。5~2g/日,持续4周以上,后隔3~5 日减量1次,直到每天服用1~2g为止,至少持续1年。然后考虑停药,以降低复发率。对停药后易复发者,可选最小剂量长期维持治疗。有效率在80%以上。其副作用常有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或引起白细胞减少、关节痛、皮疹、蛋白尿等。尤其是服用每日超过4g 以上者,副作用明显。其他如琥珀酰磺胺噻唑、肽酰磺胺噻唑及复方新诺明等也可选用。

(2)抗生素:尤对急性暴发型及中毒作结肠扩张者采用抗生素治疗,用前应做细菌培养。如青霉素类、氯霉素、可林达要素、妥布霉素、新型头孢霉素和先锋霉素均可酌情选用。不宜口服以避免胃肠道刺激症状。

(3)灭滴灵:每日1200mg,分3~4次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目前尚未有严重副作用的报道。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病程在一年以上者,有效率在60%~70%。

(4)激素治疗:包括糖皮质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本类药物能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毒性症状,近期疗效较好,有效率达90%。另外激素可增加食欲,改善病人情绪。如小剂量强的松15mg,可明显减少复发率。并发腹膜炎或腹腔内脓肿形成者不宜应用。

①口服皮质激素:病情活动期且病变广泛者,强的松每日40~60mg,分3~4次口服。病情稳定逐渐减量,每日10~15mg,持续半年后停药。在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给以柳酸偶氮磺胺吡啶,以防停药后或减量过程中病情复发。

②局部给药:病变只限于乙状结肠直肠者,可选:含氢化可的松10mg的肛门栓剂,每日2~ 3次;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0~100mg或强的松龙20~40mg溶于50~100ml液体中,每日1~2次,保留灌肠,同时加用SASP及适量的普鲁卡因或中药煎剂,10~15天为一疗程。灌肠后嘱病人平卧位或俯卧位,左、右、侧位等各15~20分钟,以利药后均匀分布粘膜面上。

③静脉用药:如暴发型、严重活动型及口服无效者多采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半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α-1-磷酸强的松龙40~60mg,10~14天为一疗程。病情稳定后改口服剂,强的松60mg/日口服。

(5)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病情较重,病变范围较广者。考虑选用硫唑嘌呤,6mp、CTX等。6 -巯基嘌呤1。5mg/kg,分次口服;硫唑嘌呤每日1。5~2。5mg/kg,分次口服,疗程约1年。其疗效至今不明确,本类药物毒性大,副作用多,尤其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大,在用药中应定期复查骨髓象。

小编寄语:结肠炎的治疗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患者朋友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发作要及时用药来缓解症状,同时要坚持用药不能断断续续的停药防止病情恶化。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拥有健康的身体。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结肠镜所见

①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②粘膜粗糙呈细颗状,粘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血性分泌物。③可见假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2.粘膜活检

组织学检查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3.钡剂灌肠所见

①粘膜粗乱或有细颗粒变化。②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③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耻下场呈管状。

4.手术切除或病理解剖学可见肉眼或组织学的溃疡性结肠炎特点。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d,和高热、腹痛。因此,本病的临床表现谱极广,从轻度腹泻性疾病至暴发性、短期内威胁生命的结局,需立即进行治疗。

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员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虽然后者在Crohn病中更为常见。直肠指检总是疼痛的。在有肛周炎症的病例指检应轻柔。皮肤、粘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因为如这些部位有病变存在,那么腹泻的原因可能就是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上主要依靠纤维结肠镜检,因为约在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粘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粘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还是应用纤维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隆结肠炎鉴别。

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项有助诊断的检查,特别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在钡灌造影中可见到结肠袋形消失,肠壁不规则,假息肉形成以及肠腔变细、僵直。虽然钡灌检查是有价值的,但检查时应谨慎,避免肠道清洁准备,因为它可使结肠炎恶化。无腹泻的病例检查前给3d流汁饮食即可。有腹部征象的病例忌作钡剂灌肠检查,而应作腹部X线平片观察有无中毒性巨结肠、结肠扩张以及膈下游离气体征象。

由于此病的慢性长期过程以及它的高恶变率,对以上病史的病例,宜每年一次钡灌造影检查或每6个月一次纤维结肠镜检查。

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慢性细菌性痢疾

常有急性细菌性痢疾史,抗菌药物治疗有效,粪便培养分离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时取粘液脓 性分泌物培养的出性率较高。

2.慢性阿米巴痢疾

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深切,溃疡间粘膜正常。粪便或结肠镜取出的分泌物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血吸虫病

在流行病区有疫水接触史,粪便检查可见血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直肠镜检在急性期可见直肠粘膜有黄褐色颗粒,活检压片或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血吸虫卵。患者常伴肝脾肿大。

鉴别要点见表1。

表1 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Crohn病的鉴别

鉴别要点 溃疡性结肠炎 Crohn病 起病 缓渐或突发 缓渐隐匿 里急后重脓血便

常有

少有 中毒症状 常有 少有 复发性腹痛

常见

慢性腹痛

腹块 少见 常见 肛周病变

少见

常见 病变分布

始于结肠远端,病变连续向近端发展,一般不侵及小肠

呈节段性,多发性,多累及回肠右结肠,少侵及直肠

粘膜变化 粗糙颗粒状,浅溃疡,有假息肉 鹅卵石状,裂隙样溃疡 肠狭窄

较少见,可见于晚期

多见,早期可出现

瘘管

一般无

常有 结肠镜检查 粘膜弥漫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颗粒粗糙,浅溃疡,假息肉 散在较深溃疡,病变间粘膜正常 病变深度 粘膜为主 肠壁全层炎性细胞浸润多见

少见

隐窝脓肿

常见

少见 溃疡 浅可融合 呈分散裂隙纵行溃疡 假息肉 常见 少见 腺管破坏 多见

少见

杯状细胞 减少、重者消失 正常 潘氏细胞

增多

正常

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 多见

瘘管 少见 常见 癌变 4%左右

5.肠易激综合征

粪便有粘液但无脓血,可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常伴腹痛、腹胀、肠鸣及全身神经官能症,各种检查无明显品质病变发现,症状与情绪、精神状况密切相关。

6.结肠癌

多见于中年以后,肛门指诊常能触到肿块,粪潜血常阳生,X线钡剂灌纤维结肠镜检,有鉴别诊断价值。

值得注意本病易与慢性菌痢混淆诊断。二者均为慢性脓血便,肠镜为慢性炎症,尤其对未发现肠粘膜质脆易于出血、腺体排列异常和隐窝脓肿,钡灌肠未发现结肠袋改变等较为特异病变,仅见慢性炎症或“毛刺或锯齿状”阴影时更易误诊。作者曾对16例慢性脓血便,肠镜报告为“慢性结肠炎”,钡灌肠示“毛刺或锯齿状”阴影,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者进行研究发现6例为慢性菌莉,均为多次(3~6次)加强的松激发(大便培养前口服强的松3日,每日40mg)后大便培养出弗氏痢疾杆菌者应引以为戒。其他尚需鉴别者有:肠结核、缺血性结肠炎、伪膜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结肠息肉病、结肠憩室炎等。

5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中毒性结肠扩张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鸦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易并发肠穿孔。病死率高。

(2)肠穿孔发生率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3)大出血 是指出血量大而要输血治疗者,其发生率为1.1%~4.0%。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

(4)息肉本病的息肉并发率为9.7%~39%。常称这种息肉为假性息肉。有人其此分为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息肉好发部位在直肠,也有人认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最多,向上依次减少。其结局可随炎症的痊愈而消失,随溃疡的形成而破坏,长期存留或癌变。癌变主要是来自腺癌息肉型。

(5)癌变 发生率报道不一,有研究认为比无结肠炎者高多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者。

(6)小肠炎 并发小肠炎的病变主要在回肠远端,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痛,水样便及脂肪便,使患者全身衰竭进度加速。

(7)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并发症常见者有:①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关节炎率为11.5%左右,其特点是多在肠炎病变严重阶段并发。以大关节受累较多见,且常为单个关节病变。关节肿胀、滑膜积液,而骨关节无损害。无风湿病血清学方面的改变。且常与眼部及皮肤特异性并发症同时存在。②皮肤黏膜病变:结节性红斑为多见,发生率为4.7%~6.2%。其他如多发性脓肿、局限性脓肿、脓疱性坏疽、多形红斑等。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亦不少见,有时为鹅口疮,治疗效果不佳。③眼部病变:有虹膜炎、虹膜睫状体、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等。以前者最多,发病率约5%~10%。

(8)其他并发症 结肠腔狭窄、肛门脓肿、瘘管、贫血、肝损害及肾损害。此外,尚有心肌炎、栓塞性血管炎、胰腺萎缩及内分泌障碍等。

如果觉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