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冬季进补必读:正确滋阴壮阳 远离伤肾伤心!

冬季进补必读:正确滋阴壮阳 远离伤肾伤心!

时间:2024-05-04 08:13:50

相关推荐

中医素有“顺时养生”之说,“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即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方法,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而对人体而言,冬季是使体内贮藏功能逐渐加强,真阳内敛,肾精封固的时候。

特别是三九严冬时期,使体内摄入的食物在脾胃运化后所产生的的能量,以最大的限度储存于体内。

因此,如果我们在冬季进补,则能萌发元气,蓄精养锐,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积蓄,为来年开春以及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而且高压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中老年人以及年轻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再加上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很多人因此患上神经衰弱、焦虑、失眠、偏头痛、颈椎腰椎病等比较严重的身心问题。

重重的问题之下就显得冬日进补更加的重要了,但是进补也绝不能一味的滥补,否则过犹不及,还不如不补。下面,无极君给大家一些冬日进补的建议!

01

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补养要因人而异,首先要看年龄阶段,其次要看生活状态,不可像现代营养学一样。

所有人都是一刀切,不管任何年龄,不管任何身体状态,都是统一标准。

在传统养生文化中,年轻人体质壮实阳气盛,就可以做日常的养护,不用刻意的去补,以免阳气太壮反而上火,但是自身体质弱一些的可以不用担心。

年长一些的,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生活状态来补,疲劳、身体明显有虚寒无力,就要适当的温补;

老年人要偏重于稳定,也就是“重保”,注意防寒,慢慢小补,切不可大寒大热,这样会非常耗损生机。

02

北方温补,南方清补,高原滋补

冬季东北西北地区,气候异常寒冷,宜进进补性味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等;

南方气候以湿冷为主,进补应该以清补甘温为主,此时可食用一些鸡、鸭、鱼等;

地处高原或者雨量较少的地域,在进补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甘润生津,适当食用一些果蔬和水果,为避免果蔬类太寒,可适当加热后食用。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在冬季,暖气、空调、地暖等供暖设备一应俱全,不使用是不可能的,这导致室内的空气非常干燥,

因此一定要注意养阴润燥,以免耗伤津液,导致阴虚阳亢。

03

避免饮食过咸

冬季注水,肾又属水,因此冬季肾经旺盛,肾水太旺就容易克心火,尤其是那些本身阳气不足(心阳不足)的人,就会出现很多心脑血管问题。

因此,饮食不可过咸,否则就容易助长肾水克心火,导致心脏的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从而出现心脏病、高血压、脑梗等现象。这一点要尤其注意!

此外,本身有心脑血管问题的朋友,切记第一每天晨起后,不要第一时间上厕所,先活动活动身体,喝杯温开水;

需要外出的时候请带上毛线帽子,以免头面部的血管受冷收缩紧张,导致梗阻、出血、血管神经性头痛、面部神经麻痹等问题。

04

这样进补最健康

冬季天寒地冻,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

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养可起到保温、御寒和防燥的作用。

多吃3肉

羊肉——温胃御寒

冬天少不了一道羊肉:红烧羊肉、羊汤、涮肥羊……这羊肉不仅美味,还有驱寒进补的作用。

《本草纲目》指出:“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冬天怕冷、手脚冰凉的女性,最适合吃羊肉。产妇和体虚体弱的人食用,也能起到补身健体的作用。

不过,如果有阴虚火大的症状,即大便干燥、口干、长痘、舌红,最好就不要吃羊肉了。

牛肉——补血强筋

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的说法。黄芪被誉为“补气诸药之最”,因此,牛肉作为“肉中黄芪”,补气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觑。

人们常吃的牛肉,一般是水牛肉和黄牛肉,两者都有补气益血、温补脾胃的作用。不过,水牛肉性凉,吃后不易上火;而黄牛肉性温,补气血、强筋骨的作用更强。

鸽肉——壮体补肾

鸽肉向来被当作进补佳品,民间甚至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可见鸽肉在“补品界”的地位。

鸽子肉能补肝壮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对月经不调、头晕疲倦、病后体弱、记忆衰退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多吃3菜

黑木耳——润肺补血

黑木耳性平味甘,有润燥利肠、益气补血、润肺益胃的作用,有“素中之荤”的美誉。

另外,黑木耳还是天然的抗凝剂,能活血、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中老年人可以多吃些黑木耳,凉拌、炒食或者煲汤,都是很好的选择。

莲藕——健脾养胃

莲藕有补心生血、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和止泻固精的作用,也适用于补虚。

秋冬季节,莲藕正当季。莲藕富含淀粉和膳食纤维,既可作为蔬菜炖汤、炒肉,又可代替部分主食,帮助减肥,是再合适不过的应季食材。

南瓜——养脾胃助消化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也就是说,身体运行所需要的气血,都是由脾吸收食物营养转化而来的。所以,想补气血,首先要把脾养好。

黄色食物能养脾胃,比如南瓜。南瓜含有大量果胶,可以起到护胃的作用;它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的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非常适合脾胃不好的人食用。

多吃3果

桑葚——养肝护目、滋阴润肠

桑葚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作用,阴血亏虚的人经常食用,可滋阴、养血、生津,有助于改善阴血不足造成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

此外,桑葚还有养肝护目的作用。用眼过度的上班族,不妨多吃点桑葚护护眼。

这个季节可能比较难买到新鲜桑葚,想吃的朋友可以选择桑葚干。桑葚干泡水,做成桑葚冰糖饮、桑葚蜂蜜水等,口感极佳。

桂圆——补脾助眠

桂圆也叫龙眼,味甘性温,归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尤其适合气血亏虚和心脾两虚的人食用。

桂圆有助眠的作用,能缓解神经衰弱、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从事脑力劳动、经常熬夜或者心情不畅的人,可以多吃些桂圆。

红枣——养血生津

“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冬天很适合吃红枣,尤其是女性和中老年人。

《本草纲目》记载,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可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症。

桂圆加红枣,可以泡出一款养生茶——“龙枣补血茶”

做法:龙眼肉10克,大枣2枚,枸杞10克,水适量。将红枣洗净去核和龙眼肉、枸杞一起捣细,放入杯中加开水冲泡即可。

05

进补应当以健脾为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进补不仅应该关注自己的饮食情况,更要关注自己的脾胃运化吸收问题;

不仅要考虑到吃什么,更要考虑到吃的食物能不能吸收,吸收多少,这才是重要的。

但是,脾胃虚弱者,往往是运化不健,不仅吸收不好,而且更容易生痰湿;

湿阻阳郁严重时,体内就容易生结节、淤积,进一步演化为癌症。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该燥湿,解除湿气对脾功能的抑制;其次健脾升阳,从根本上改善脾的功能。

以下这个小功法对于增加脾胃功能、健脾升阳就有很好的效果。

健脾升阳: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有补益中气、和胃健脾的功效,人全身的气很容易凝滞在此处,如果气机瘀滞长期不通就会导致脏器出问题。

按摩手法:揉约10分钟。揉的时候手要粘着皮肤转,力量由轻而重,逐渐增加。转速要慢而匀,手要稳而沉,范围要由小而大。

不过说起来简单,“千寒易去,一湿难除”,除湿健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简单的食补和药补是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无极君建议大家练习无极太极养生初级课程“站、行、坐、卧”四大方面的功法。

从根本上补精益肾、固本培元、疏通经络、旺盛气血、增加精、气、神,提升人体阳气!能够改善身体的体质、亚健康的状态。

▲养生初级班火热报名中,名额有限,快速报名

1.无极站桩功源自内家拳养生核心功法,是一项提升身体能量总值的运动,直接推动内部气血运转,滋养五脏六腑,由内而外改善精神面貌。

2.无极行走聚气法是本课第二大核心功法,以特殊的行走方式使学员掌握独特的高级功法精髓,采集周围环境场中的正能量为我所用。同时,无极走路掂手法,非常适合上下班途中练习,连接身体上下能量通路,使身体气血运转的更加通畅。

3.无极坐功、瘫功更是短时间高效率的提升能量,缓解精神疲劳,有效预防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等等疾病的发生,是比午休更为高效的休息方式!

4.无极卧功是功法和睡眠相结合,将睡眠时间效益最大化!让高质量的睡眠,变成你的健康加油站!

很多学员反馈,在正确坚持练习后,不仅补精强肾,增加“精、气、神”能量,还能疏通经络,提升阳气,全面改善人体体质和亚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觉得《冬季进补必读:正确滋阴壮阳 远离伤肾伤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