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肾藏经:实虚寒热生死逆顺

肾藏经:实虚寒热生死逆顺

时间:2024-04-21 06:44:17

相关推荐

《中藏经肾臟虚实寒热生死逆顺》是部探讨中医药理论经典著作主要阐了肾脏在中医理论中重要作用以及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等方面理论和临床应用。全书以系统理论分析和丰富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了肾脏在中医系中复杂精妙角色为中医医生提供了深入研究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本书研究内容不仅有助于医者深化对中医肾脏理论理解还对肾脏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因《中藏经肾臟虚实寒热生死逆顺》成为许多中医学者和临床医生学习和借鉴重要参考书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肾着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 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朮汤主之。

肾臟死

肾死臟,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中藏经【 汉 华佗】

论肾臟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男以闭精,女以包血,与膀胱为表里,足少阴太阳是其经也。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也。旺于冬。其脉沉濡曰平,反此者病。其脉弹石,名曰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为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体瘠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如悬,小肠腹满,小便滑,变黄色。

又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坚,曰平。又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病;来如转索,辟辟如弹石,曰死。又肾脉但石,无胃气亦死。

肾有水,则腹大、脐肿、腰重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头汗出,是为逆寒,大便难。肾病手足冷,面赤目黄,小便不禁,骨节烦痛,小腹结痛,气上衝心,脉缓当沉而滑,今反浮大,其色当黑,其翕翕少气,两耳若聋,精自出,饮食少,便下清,脉迟可治。

冬则脉沉而滑,曰平;反大而缓,是土剋水,不可治;反浮濇而短,肺乘肾易治;反弦而长者,肝乘肾,不治自愈;反浮大而洪,心乘肾不为害。

肾病,腹大体重满,咳嗽,汗出憎风,虚则胷中痛。阴邪入肾,则骨痛腰痛,上引嵴背疼。遇房汗出,当风浴水,久立,则肾病。

又其脉急甚则肾痿,瘕疾;微急则沉厥奔豚,足不收。缓甚则折嵴;微缓则洞泄,食不化,入咽还出。大甚则阴痿;微大则石水起脐下,其肿埵埵而上至胃者死。小甚则洞泄;微小则消瘅,消甚则癃(疒颓)。微滑则骨痿,坐弗能起,目视见花。濇甚则大壅塞;微濇则痔疾。又其脉之至上坚而大,有脓气在阴中及腹内,名肾瘅,得之因浴冷水。脉来沉而大坚、浮而紧,手足肿,厥阴痿,腰背疼,小肠心下有水气,时胀满洞泄,此皆浴水中身未乾而合房。得虚梦船溺人,得其时梦伏水中;盛实则梦临深投水中。肾胀则腰痛满引背,怏怏然腰痺痛。

肾病,夜半慧,四季甚,晡则静。肾生病则口热、舌乾、咽肿、上气、嗌乾及烦而痛,黄疸,肠病久不愈则腿筋痛,小便闭,两胁胀满,目盲者死。肾乏精,彻嵴与腰相引而疼,飢见饱减,又肾中寒结在脐下也。肾脉来,细而软,附于骨者是也。

又面黑目白,肾已内伤,八日死。又阴缩,小便不出而不快者亦死。又其色青黄,连耳左右,其人年叁十许,百日死。若偏在一边,一日死。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舌乾口焦而小便濇黄。寒则阴中与腰嵴俱疼,面黑耳乾,哕而不食,或呕血是也。又喉鸣,坐而喘咳血出,亦为肾虚寒气欲绝也。寒热虚实既明,须详调救,即十可治十,全生之道也。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如果觉得《肾藏经:实虚寒热生死逆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