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肾病症状有哪些中医治肾病方法多

肾病症状有哪些中医治肾病方法多

时间:2018-08-10 04:20:34

相关推荐

一、肾病的早期症状

1.水肿

肾脏是人体排泄水份的器官,肾不好,多余的水分就会在体内蓄积。发病早期患者往往会出现眼睑、颜面以及下肢水肿,进而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水肿,严重时可以出现胸水、腹水。

2.食欲差

当肾功能出现问题时,肌酐、尿素等毒素就会逐渐在人体内蓄积并刺激胃肠道,进而出现食欲不振、口有尿臭味、舌和口腔黏膜溃疡,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泻以及消化道出血等。这甚至是不少肾病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

3.皮肤瘙痒

肾功能不全时,由于体内尿素氮和肌酐等毒素不能充分排出,导致尿素霜和钙盐在皮肤中沉积,常出现皮肤瘙痒,伴面部皮肤颜色变深、干燥无光泽、萎黄等。

4.对称性皮肤出血点

四肢远端出现对称性皮肤出血点,突出于皮肤表面,且压之不褪色。特别是在此基础上出现血尿、水肿及血压升高时,一定要检查有无肾脏损害。

5.贫血

肾功能受损可能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差等改变。与此同时,由于肠道对铁和叶酸的吸收减少,导致体内红细胞水平下降,出现贫血的表现。

6.关节疼痛

血液尿酸高的人群,尿酸会沉积在肾脏里,使肾功能受损。因此,中年以上男性突然发生拇趾、足背、脚踝、膝等处关节红肿疼痛,并有浮肿,高血压,夜尿增多等情况时,除在专科就诊,也要及时排除肾脏疾病。

7.腰痛

部分患者会不明原因出现肾区疼痛,一般为单侧腰痛,也可以出现双侧腰痛,要排除肾结石、肾积水的可能。另外,某些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人,也很可能出现腰酸等不适。

8.骨痛

由于体内活性维生素D3生成减少,钙磷代谢紊乱,患者会出现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常有骨痛及行走不便等症状。

9.血压升高

肾脏除了具有排泄尿液和代谢废物的功能外,还有调节血压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一方面会发生水钠潴留,另一方面肾素、血管紧张素等物质生成增多,造成患者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本身又会加重肾脏损害。

10.血糖波动

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10%会发展成糖尿病肾病,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会进行性下降,最终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此,控制好血糖,也对肾脏健康有益。

二、肾病饮食

1、低盐高钙饮食

这个饮食搭配方法对减小肾脏的健康损害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发病的时候若有水肿或高血压应低盐饮食,每日3克为宜,约一汤匙,但不要求无盐饮食,若无水肿和高血压,可以普通饮食或偏淡一点儿。肾病病人往往呈现低钙状态,尤其是用强的松的病人,可多吃点儿脆骨、虾皮,多喝牛奶等。

2、低蛋白饮食

无论哪种发病类型的肾病患者都要谨记这个饮食原则,在日常要减少豆类、肉类、蛋、奶等摄入,可减轻肾脏负荷及损害,每日每公斤体重0.6克为宜,但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可以“比平素吃的少一些”为标准进行掌握,但不能禁蛋白饮食。

3、其他饮食原则

对于不同的发病情况的肾病患者要积极采用相应的饮食护理方法,若是糖尿病病人:应少吃甜食,饮食总量亦应控制。若高血钾禁吃桔子、香蕉、红枣、土豆、藕、磨菇、海带、紫菜等。若低血钾:应多吃上述食物。猪腰子,即猪肾,吃这个对肾病并无帮助,所谓“以脏补脏”并无科学道理,再者,动物的肾脏中往往含有水银、铅、铬等重金属,对肾脏有害。

三、肾病的治疗

一、解表法

主要用于水肿病,腰以上肿,或肾脏病合并外感,有表症或肺气不宜表现,药如麻黄、苏叶、浮萍、防风等,方如越婢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银翘散等。原则上只用于表证、实证,但当阴水复感外邪,出现表证时,亦可酌情使用。

二、利尿法

用于水肿在里,浮肿以腰以下为显,小便短少。一般肾脏病小便短少者均可使用,因小便为水湿的主要出路,故是水肿病最基本、最常用的治法。药如猪苓、泽泻、车前子、半边莲等,方如四苓散。此法表里寒热虚实均可应用,但应根据辨证,配合其他治法,如阳虚者予以温阳,阴虚者予以滋阴,气虚者结合补气,血瘀者结合活血,兹分述如下:

(一)温阳利水法:为温化法与利水法之结合,用于脾肾阳虚水肿,是水肿病的最常用利尿消肿方法,处方如真武汤、实脾饮、附子五苓散等。

(二)益气利水法:用于气虚水肿,为健脾益气与利尿法之结合,处方如防已黄芪汤。

(三)育阴利水法:用于水肿在里,口噪咽干,舌红少苔,小便短赤,脉象细数的阴虚水肿证,处方如猪苓汤。

(四)淡渗利水法:用于水气浸渍肢体,头面四肢轻肿,身重少尿者,处方如五皮饮、四苓散等。

(五)清热利水法:用于水肿在里,湿热内蕴者,如八正散,此法适用于里证、实证、热证。

(六)活血利水法:用于水肿在里,淤血阻络,处方如当归芍药散。

(七)攻下逐水法:用于肾脏病,水肿在里,浮肿严重,胸腹胀满,二便癃秘,用其他利水法无效者,属治标缓急之法,原则上用于里证、实证。对于虚证,如确需应用时,宜配合温化法和补益法。

三、温化法

用于肾脏病,脾肾阳虚,命门火衰,小便不利,药如熟附子、肉桂、仙茅、羊藿叶、葫芦巴等,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常与滋阴药同用,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此法常与利尿法同用,用于阳虚水肿证。

四、理气法

用于水肿在里,脘腹胀满者,因气行则水行,可协助行气利尿,药如木香、陈皮、大腹皮等,治水肿病常与温阳药、利尿药同用,如实脾饮。

五、活血化瘀法

用于肾脏病有淤血内阻者,药如丹参、益母草、桃仁、红花、川穹等,常与其他治法合用,处方如桃红四物汤、益肾汤等。

六、扶正固本法

肾病多虚,虚则补之,故本法为肾脏病最常用治法,宜根据阴阳气血亏损情况进行调补。如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汤、玉屏风散;血虚者用四物汤、归脾汤;气血两虚者用十全大补汤。

七、固涩法

用于肾脏病的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如自汗、盗汗、遗精、早泄、小便失禁、虚喘等证,因肾主封藏,以上诸证与肾虚,封藏失职、摄纳无权有密切关系,所以此法常与补肾法同用。药如山茱萸、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等,处方如水陆二仙丹、缩泉丸、金锁固精丸。

固涩法是为正气内虚,滑泄不禁的证候而设,原则上表证、实证、热证均不宜使用。

八、凉血止血法

主要用于肾脏病出现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如尿血等。药如大蓟、小蓟、槐花、地榆、茅根等,方如小蓟饮子。

此法也常与其他止血法结合使用,如收敛止血法(药如白芨、地榆炭、棕榈炭);祛瘀止血法(药如三七、琥珀、蒲黄等);温血止血法(药如艾叶、灶心土等)。

四、肾炎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1.香菇,性平,味甘,具有补气血的功效。香菇所含的特殊氨基酸,能使急慢性肾炎患者的尿蛋白显着下降,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且无副作用。因此,肾炎病人特别适合吃。

2.白木耳,性平,味甘淡,具有滋肾、润肺、养胃的功效。据研究,白木耳中所含的银耳多糖能改善肾功能。

3.薏仁,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功效,肾炎患者水湿泛滥、水肿尿少的病人适宜用薏仁煮粥吃。

4.蚕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肾炎水肿的人宜食。《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中有提到“治水胀,利水消肿:蚕豆50~400克。炖黄牛肉服。不可与菠菜同吃。”

5.白扁豆,适宜急慢性肾炎水肿者服食,《本草汇言》中记载:“治水肿:扁豆三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1次,大人用三钱,小儿用一钱,灯心汤调服。”

6.番薯,含多量的糖类和维生素,无论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均可充饥食用。

7.四季豆,具有清热、利尿、消肿的功效,肾炎水肿尿少者宜食。《陆川本草》载:“治水肿:白饭豆四两,蒜米五钱,白糖一两,水煎服。”

8.西瓜,具有利尿、消水肿、降血压的功效,适宜肾炎水肿或高血压者食用。

9.胡萝卜,急性肾炎患者,尿中仅有少量红细胞、脓细胞、微量蛋白时,适宜用胡萝卜150克,烧汤,每日当点心服食。

10.胡萝卜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胡萝卜叶。据《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年第1期中介绍,急性肾炎水肿者,适宜用胡萝卜缨500~600克,洗净后蒸熟服食。一般食后第1天,尿量显着 增加,连食l周,水肿可消。

11.荠菜,具有健脾利水之功效,能够补充人体植物蛋白。荠菜含较多的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且有一定的止血作用,故适宜慢性肾炎血尿和蛋白尿较多者煎水代茶饮。

12.鲤鱼,《浙江中医》杂志曾介绍:治肾炎水肿,取1~1.5千克重的鲤鱼1条,剖腹洗净肚肠,用黄泥封固,放在炭火中煅焙,俟出白烟取出,待冷研末成粉,1日3次,每次开水送用2羹匙,忌盐。

如果觉得《肾病症状有哪些中医治肾病方法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