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时间:2021-07-03 20:26:11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肾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一般来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十分的典型,当然也不是十分的明显,特别是在早期,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严重。从而容易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造成

1生活中如何远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一般来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十分的典型,当然也不是十分的明显,特别是在早期,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严重。从而容易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造成健康的损害,不过,幸而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之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生活中如何远离糖尿病肾病

调整饮食

糖尿病肾病者应用低盐饮食,以减轻浮肿和高血压。如已有肾功能障碍,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不仅对肾功能不全有利,而且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排出量。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30~40克,宜选用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应限制。

长期有效地控制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影响毛细血管基底膜,使其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出现增厚及渗透性能改变,引起糖尿病肾病。因此,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提。对已发生糖尿病肾病者用糖适平控制血糖较为理想。病情严重者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尿毒症患者食欲不振、进食量少,更兼肾脏本身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下降,胰岛素需要量减少,易发生低血糖,应随时调整剂量。

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减退,易合并肾盂肾炎,加重肾脏损害。但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无严重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仅有轻度排尿不适感和腰痛。可进行尿细菌培养进行诊断,并用抗生素治疗。

控制高血压

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后者反过来又加重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都应积极控制。对于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很重要,血压控制后往往尿蛋白排出亦减少。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血压>18.7/12kPa,就要积极采取措施,使血压下降到126/80毫米汞柱,在这个时期治疗高血压比治疗高血糖更为重要,但两者要同时进行。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心痛定、络活喜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钠片(蒙诺)、卡托普利(开博通)等;浮肿者可用吲达帕胺(钠催离)。使血压控制在18.7/11.3kPa(140/85mmHg)以下。

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及碘造影剂

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碘造影剂也可加重原有的肾损害,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

改善肾脏微血管病变

给予扩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活血化淤药,如前列地尔、疏血通、潘生丁、黄芪、丹参酮等。

糖尿病性肾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的干预治疗,而无论是否患有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检测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性肾病的较好方法,若检测结果>30mg/d或>20ug/min,即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坚持运动对预防糖尿病肾病有帮助

1、蹲下起立,开始时,每次做15-20 次,以后可增加至100次。

2、仰卧起坐,开始时,每次做5个,以后逐渐增加至20-50个。

3、身体条件好患者,还可做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羽毛球、老年门球等活动。

4、开始步行,每天半小时,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一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5、走跑交替,步行和慢跑交替,常用于体力不足者。步行30秒后跑20秒交替进行,并逐渐缩短步行时间,延长慢跑时间。

6、室内运动,适合于后期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或身体比较虚弱者以及住院者。

7、床上运动,分别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动作。对卧床患者较为适合。

预防糖尿病肾病需注意什么

1、优质低蛋白饮食。在肾病早期即开始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合并水肿、高血压者应限钠,予低盐饮食。

2、有效的控制高血糖。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代谢紊乱慢性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已证实通过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疗法控制血糖,可有效地控制肾病的进展。积极治疗泌尿系感染。除非不得已,应严禁导尿。该疗法依据阻断肾脏纤维化理论,将传统复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高科技微化处理,利用其中的中药活性物质特性,对受损的肾单位进行修复,从而可以有效的治疗四期肾病。尿毒症危险期患者可采用透析配合治疗。

3、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不仅加速糖尿病肾小球损害的进展,而且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可使尿蛋白排出减少,可使肾功能降低的速度减慢,可延长患者寿命,当血压大于18.62/11.97kPa(140/90mmHg)时,应进行降压治疗。严格控制血糖。

平时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危害我们的因素,我们要避开这些致病因素,找出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任何疾病都有保健的方法,能够使患者在治疗后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患者必须知道这种方法,不然治疗效果就会打折扣。这种疾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威胁已经很大,所以我们要做好疾病的保健与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药可行 八招远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至今尚无有效的措施阻止其发生与恶化。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1)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唯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2)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浮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3)高血压。在1型无肾病的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患者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

(4)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5)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贫血。

(6)其他脏器并发症表现: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6个月内连续尿检有3次尿白蛋白排出量在20-200μg/分,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的原因即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尤其是早期肾病及临床肾病显著疗效,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肾病,对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控制本病的进展有积极作用,可使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80%恢复正常,可使临床肾病肾衰进展速度下降60%。

具体辨治方案是:

(1)肝肾气阴两虚型。

主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咽干燥,大便偏干,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舌暗胖,脉弦细。治则: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基本方:山萸肉、枸杞、黄芪、太子参、葛根、麦冬、丹参等。

(2)脾肾气阳两虚型。

主症:神疲乏力,腰膝酸痛,面足水肿,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胖有齿印,脉细无力。治则:补益脾肾,益气。

八招让你远离糖尿病肾病

1、多饮水,保持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2000ml左右。

2、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应节制含钾饮料、含钾水果的摄入。蛋白质应控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且以易消化的鱼类、瘦肉为佳。

3、食盐摄入应有限制。糖尿病人菜肴应尽可能淡一些,食盐摄入量应在每天6克以内。

4、严格控制血糖。其关键一是严格限制热量摄入,二是坚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三是避免情绪激动、感染等引起血糖波动的各种因素。

5、严格控制血压,尽量使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6、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7、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8、禁止吸烟,吸烟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

3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是什么?防糖尿病肾病8点须知

糖尿病这是种复杂的综合性疾病,而且它引发的并发症,更是常常会使人截肢,失明等症状的主要因素,而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也是引发肾衰竭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那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呢?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

一级预防:患者一经诊断为糖尿病或发现糖耐量减低(IGT),就应积极治疗,纠正体内IGT状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二级预防:糖尿病病人定期作尿白蛋白、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眼底检标查,特别是尿白蛋白检查,有利于尽早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得以诊断。DN早期出现的微量白蛋白尿经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是可以逆转的。该阶段的治疗干预可以减少和延缓大量蛋白尿的发生。早期积极控制血糖,可使肾脏肥大恢复和升高的GFR降至正常;对于糖尿病肾病Ⅲ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可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减少尿白蛋白。

1、调整饮食。糖尿病肾病者应用低盐饮食,以减轻浮肿和高血压。

2、长期有效地控制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影响毛细血管基底膜,使其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出现增厚及渗透性能改变,引起糖尿病肾病。因此,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提。

3、控制高血压。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后者反过来又加重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都应积极控制。

4、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5、改善肾脏微血管病变。给予扩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活血化淤药,如前列地尔、疏血通、潘生丁、黄芪、丹参酮等。

三级预防: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为肾脏不可逆的标志。但控制糖代谢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的合并症(如心血管、神经、视网膜病变和感染),可能在某种程度对减缓慢肾脏病变发展进度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预防糖尿病肾病8点须知

第一,即多饮水,这里说的多饮水是指每天保持饮水量在1500ml到2000ml左右。

第二,在生活中应该适当限制蛋白质和钾的摄入量,有些人以为多吃蛋白质和钾是好事,其实不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节制含钾饮料、含钾水果的摄入。蛋白质最好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每天,且以易消化的瘦肉和鱼类为佳。

第三,应该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食用的食物要尽量淡点,食盐摄入量应在每天6克以内。

第四,严格控制血糖。其关键一是严格限制热量摄入,二是坚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三是避免情绪激动、感染等引起血糖波动的各种因素。

第五,控制血压必须严格,应该尽力使血压控制在130到80mmHg以下。

第六,有些患者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使用了有肾毒性的药物,因此在平时我们必须注意这些药物的使用。

第七,摄入充足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锌、钙、维生素B、铁等,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第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因为吸烟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4小心糖尿病引发糖尿病肾病 日常如何预防

小心糖尿病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是怎么引发糖尿病肾病的呢?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多会有高血糖、高血压的症状,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对于肾脏的影响。

小心糖尿病引发糖尿病肾病

首先,糖尿病高血糖,也就是长期过度的血糖增高,会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肾小球膜通透性会增加的原因。这样,血浆和蛋白质就会外渗,引发毛细血管基膜的损害、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所以,糖尿病会引发肾病。

其次,大概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有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虽然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肾病,但是会让肾脏受累,肾小球的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加。加重白蛋白的排出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所以,糖尿病引发的高血压,也是伤害肾脏的而原因之一。

再次,高血糖的患者,血液粘度很高,血黏度增高和微循环障碍也是造成糖尿病肾病的原因之一。糖尿病可出现微血管病变且常伴有微循环障碍,使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肾脏的微循环中如果出现血栓,肾单位就会缺血缺氧,从而使尿蛋白增加,肾功能下降。

生活中如何远离糖尿病肾病

调整饮食

糖尿病肾病者应用低盐饮食,以减轻浮肿和高血压。如已有肾功能障碍,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不仅对肾功能不全有利,而且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排出量。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30~40克,宜选用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应限制。

长期有效地控制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影响毛细血管基底膜,使其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出现增厚及渗透性能改变,引起糖尿病肾病。因此,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提。对已发生糖尿病肾病者用糖适平控制血糖较为理想。病情严重者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尿毒症患者食欲不振、进食量少,更兼肾脏本身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下降,胰岛素需要量减少,易发生低血糖,应随时调整剂量。

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减退,易合并肾盂肾炎,加重肾脏损害。但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无严重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仅有轻度排尿不适感和腰痛。可进行尿细菌培养进行诊断,并用抗生素治疗。

控制高血压

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后者反过来又加重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都应积极控制。对于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很重要,血压控制后往往尿蛋白排出亦减少。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血压>18.7/12kPa,就要积极采取措施,使血压下降到126/80毫米汞柱,在这个时期治疗高血压比治疗高血糖更为重要,但两者要同时进行。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心痛定、络活喜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钠片(蒙诺)、卡托普利(开博通)等;浮肿者可用吲达帕胺(钠催离)。使血压控制在18.7/11.3kPa(140/85mmHg)以下。

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及碘造影剂

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碘造影剂也可加重原有的肾损害,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

改善肾脏微血管病变

给予扩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活血化淤药,如前列地尔、疏血通、潘生丁、黄芪、丹参酮等。

糖尿病性肾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的干预治疗,而无论是否患有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检测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性肾病的较好方法,若检测结果>30mg/d或>20ug/min,即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冬季宜吃

1、蘑菇

蘑菇是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食用的一种特殊的蔬菜,它是属于菇类的。据现代的科学研究发现,蘑菇的营养成份非常丰富,其中含水分93.3%,蛋白质2.9%,含丰富的硒、钾。丰富的磷、尼克酸,一定量的钙、铁、维生素C,以及少量的核黄素、硫胺素,还有一种叫PSK的物质及消化酶等有益成分。

2、黄瓜

黄瓜对于高血糖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果蔬,因为黄瓜有降血糖的作用,并且也有丰富的营养成份。黄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并具有药用价值。但是黄瓜性凉,不利脾胃,胃不好的患者因少吃。黄瓜可去浮肿,但建议消皮食用,以免皮上残留农药。

3、枸杞

枸杞有清肝明目之效,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还有降低胆固醇和降低血糖作用。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主要含甜菜碱属生物碱,以及维生素A、B1、B2、C和钙、磷、铁等。枸杞有降压作用,具有轻微的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尚用治肾虚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肝肾不足,头晕目昏,视物模糊。外邪食热,脾虚湿带及肠滑者忌用。枸杞可食可药。蒸饭或煮粥每次放3-10克。枸杞小米粥用沙锅煮,小米健脾可以弥补枸杞的缺陷,中药不能用铁锅煮。

4、西葫芦

性寒味甘。中医认为西葫芦瓜入肺。胃。肾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水肿腹胀。烦热口渴,以

5肾亏是糖尿病肾病之本 中医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引发糖尿病肾病的病因有哪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这一疾病,大家开始更多的关注糖尿病肾病的病因,通过了解病因来治疗和预防它给广告大人群带来的病痛。

肾亏阴阳两虚是糖尿病肾病之本

糖尿病肾病的原发病是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之范畴。消渴之初,多呈肺燥胃热之上中二消,往往迁延数载,久病及肾,肾失封藏,精微下泄,而逐渐成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志。肾阳虚弱,失其主水之职,不能蒸腾,膀胱气化不行,水道不畅,故小便不利;水湿内停而泛溢周身,则出现水肿等症状。正如《圣济总录》云:“消渴病日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聚于体内出现水肿”;水肿的出现常是糖尿病肾病病情加重的重要标志。阳虚失于温煦而见畏寒肢冷,面色白光 白,脉沉弱;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口干欲饮,耳轮干枯,形体消瘦为阴亏之证;肾脏虚弱,先天衰竭;脾气亦虚,后天气血化源亏乏,诸脏皆失其充养,故见肢体倦怠、乏困无力、面色萎黄、心悸气短等;舌淡、苔白,脉沉细弱皆为阴阳俱虚之象。可见糖尿病肾病是以肾虚为中心,阴阳气血俱损为基本病机的病证。这一点与现代文献报道对下消的治疗多以治肾为主,或宗仲景之肾气丸,或用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之类相符合。

肾络瘀阻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始终

现代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小管的硬化,肾小球明显萎缩,间质纤维化。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瘀血阻络贯穿于疾病始终,更是产生并发症的病理基础。阴虚血行涩滞,气虚无力运血,以及“久病多瘀”,“久病入络”,等都是形成瘀血的原因。临床观察亦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舌质大多暗红,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唇口发绀等瘀血征象。

糖尿病肾病的常见四个病因

1、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是糖尿病肾病常见病因之一。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也会出现肾脏病变,而且患者不同个体间系膜细胞GLUT1菜单达及调控上的差异也会导致患者易患肾脏损害。

2、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重点是表现在肾血流动力学异常。这里所讲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信使糖核酸增高;压力的增高;高血糖的影响等等。

3、高血糖症的损害:研究证明,高血糖也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将可能会加速该病病症的发生发展;与之相反的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将会明显的延缓该病病情的发生发展

4、受高血压的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虽没有直接关联,但原有病程中至微量白蛋白尿期时或高血压的血压升高后确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使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加重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 “RG-循经透肾复元疗法”根据祖国传统中医学之精髓,以中医“明确病症,审因论治”理论为基础,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采用“外透内疏”之法,即“一透二复三重建”,三个步骤通过三个不同阶段达到对肾脏的内外同施,并行不悖,相辅相成,通经络,疏血瘀、理正气、复肾元,直至彻底治愈肾脏顽疾。

中医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中医强调“治未病”,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强调养生,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得病后早诊断、早治疗。因此,首先要全民普及糖尿病预防知识,其次应促进糖尿病前期――糖耐量低减人群向正常糖耐量转化,阻断2型糖尿病的蔓延。

除了调节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耐量低减患者可以配合适当的中药治疗,原则是因人制宜。比如胖人多属于痰湿体质,可服用健脾除痰祛湿的中成药,如早晨服6克人参健脾丸,晚上服用6克二陈丸。若大便秘结,可用番泻叶10克代茶饮。血脂较高者,可用生荷叶、生蒲黄、生山楂各10克,草决明30克,土大黄10克煎水服用。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本在肾,因此可以服用相应的补肾药物来阻止疾病的发生。肾阴虚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早晚各6克。肾阳虚者,可服用金匮肾气丸,早晚各6克。对于无任何临床症状的糖耐量低减者,可选用一些药理研究证实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如桑白皮、玉米须、苦瓜、黄连、葛根、知母等药。

另外,人参含有人参皂甙、人参多糖、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能调节糖代谢。在美国糖尿病协会第63届年会上,有西方学者根据试验结果指出,人参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试验表明,饭前服用人参可以降低血糖,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

如果觉得《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