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时间:2021-07-16 14:13:33

相关推荐

胆红素脑病除表现为严重的脑损害,即核黄疽外,更多的是表现为短暂的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轻度脑损害。这种胆红索神经毒性并不象核黄疸那样临床症状明显且后果严重,而是短暂、可逆和相对"无害"的,可以无临床

1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胆红素脑病除表现为严重的脑损害,即核黄疽外,更多的是表现为短暂的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轻度脑损害。这种胆红索神经毒性并不象核黄疸那样临床症状明显且后果严重,而是短暂、可逆和相对"无害"的,可以无临床症状,仅是呈现脑干诱发电位、核磁共振成像异常的亚临床状态,一些即使有临床表现,也仅为哭声特征的改变和行为上的异常。在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即使在较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时,也可呈现短暂的胆红素神经毒性。

胆红素导致脑损害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警告水平

出生体重(g) 无并发症 有并发症

1250以下222mmol/L (13mg/d1) 171mmol/L (10mg/d1)

1250~1499 257mmol/L (15mg/d1) 222mmol/L (13mg/d1)

1500~1999 291mmol/L (17mg/d1) 257mmol/L (15mg/d1)

2000~2499 308mmol/L (18mg/d1) 308mmol/L (18mg/d1)

2500以上 342mmol/L (20mg/d1) 342mmol/L (20mg/d1)

并发症包括:围生期窒息、缺氧、酸中毒、明显持续的低体温、低白蛋白血症、脑膜炎、其他严重感染、溶血和低血糖。

(一) 严重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严重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脑细胞受损而出现的较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典型者以往称之为核黄疸,其表现分为4个时期:

① 警告期: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嗜睡、吸吮反射弱或消失等,持续约12~24小时。

② 痉挛期:出现痉挛或迟缓、角弓反张、发热等,严重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此期约持续12~24小时。

③ 恢复期:存活病例在约2周内上述症状逐渐消退。

④ 后遗症期:出现后遗症者-般持续终生,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异常,即核黄疸四联征:手足徐动症、眼球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牙釉质发育不全。此外尚有智力低下、癫痫、运动发育障碍等。

目前在临床上均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故出现典型核黄疸表现的病例已少见。

(二) 亚临床型胆红素脑病的表现

一些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轻微,只有嗜唾、纳呆(如饥饿时亦对食物不感兴趣)、进食时间过长、凝视、憋气等。也可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循环呼吸功能骤然恶化等。近十多年来,随着脑干诱发电位测定等检查技术的应用,一部分无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通过这些检查可发现有轻微脑损伤的异常。

目前,检测亚临床型胆红素脑病最好的方法是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BAEP是一种无创伤客观测定脑干功能和外周听觉功能的方法,是指给予声音刺激后,引起脑干听觉通路上的神经细胞群同时兴奋,从头皮上记录到的由听觉通路传导并诱发脑干神经细胞产生的电位活动。分析各个诱发电位波的波形、振幅及潜伏期。BEAP检测客观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基本不受镇静药物和意识状态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已有众多的研究,应用BEAP检测黄疸的新生儿,监测早期的胆红素脑病,从而反映脑干听觉神经通路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黄疸新生儿的BAEP改变包括I波到V波中一个或多个波的缺失、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等。

过去认为足月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不超过 342mmol/L( 20mg/d1 )是"安全"的,然而用BAEP检测发现,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342mmol/L( 20mg/d1)的黄疸足月儿也可发生短暂性的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脑损害。BAEP异常改变多数是可逆的,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这些BAEP的异常改变很快恢复,这种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脑损害具有迅速的可逆性。

如BAEP持续异常,则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预后较差。

2小儿类风湿病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4岁和8~10岁发病最多。女多于男。

发病可分三型:

一、全身型( Still氏病 ) 多见于幼儿,男女均可得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和其他脏器受累的症状。发热呈弛张热型,一日内可出现一次或两次高峰,高热可达40℃以上,每日波动可达3~4℃,发热前可伴有寒战。发热期间病情较重,热退后患儿一般情况转佳。发热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常自然缓解,但易复发。

发热期间常伴皮疹,皮疹呈多形性,为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红斑,偶可融合成片,或呈环形红斑,皮疹出现时间短暂,易复发,以躯干多见,亦可见于四肢甚至手掌和足底。

关节炎症状一般较轻,多表现为多关节受累,亦有全无关节症状。患儿多有程度不同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例可有胸膜炎、心包炎或心肌炎。

二、多发关节型 此型表现类似成人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仅1~2个关节受累,早期为游走性,逐渐变为固定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侵犯小关节为本型的特点,近端指间关节最常发病,其次为掌指、趾关节,大关节亦可累及如膝、踝、腕、肘、髋、脊椎,特别是颈椎等关节。本型起病多缓慢,少数发病急骤。病初局部酸痛、晨僵,以后关节肿胀,热,痛,逐渐变成梭形,活动受限,膝、肘、指、腕部呈固定屈曲位。少数病例只痛不肿或肿而不痛。关节附近的肌肉痉挛,继而发生萎缩,终至病变关节变形而发生畸形和强直,关节变形多见于发病半年至一年后,此时疼痛即减轻。若身体其他部位如颈椎关节受累可引起颈项疼痛及强直,颞颌关节受累常引起咀嚼障碍。

全身症状轻微,仅有低热、乏力、食欲下降、轻度贫血及轻度肝、脾、淋巴结肿大。

3急性风湿热临床表现

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某些临床表现是急性风湿热的特征性表现,并对诊断起决定作用,称之为主要表现或主征,包括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另一些表现虽也常出现,但并无特异性,且对诊断只起辅助作用,称之为次要表现或次征,包括关节痛、发热、风心病和以前的病史。某些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P—R间期延长,血液中急性反应物的出现,包括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也可作为次要表现。

急性风湿热,可根据发病先后次序不同,分为三期:

(1)链球菌感染前驱期:

表现为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潜伏期:

在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风湿热发作之间有一段潜伏、缓解和静止的期间,约为1~4周。此期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3)急性风湿热发作期:

多数起病较急,也可较缓慢,甚至无自觉症状而呈隐袭方式进行。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多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以及受损害器官的症状。如有心脏炎时,可有心悸、气短、胸闷,甚至出现苍白、焦虑、烦躁等。有关节炎时,可有关节红肿、游走性疼痛、活动不利等。皮肤病变主要表现为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小儿常有鼻出血、腹痛等症状。

4小儿风湿热-临床表现

小儿风湿热-临床表现

在发病前1~3周可有咽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短期发热或猩红热的历史。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无症状,咽部症状一般常在4天左右消失,以后患儿无何不适,1~3周后开始发开门见山。风湿性关节炎常为急性起病,而心脏炎可呈隐匿性经过。

一般症状:患儿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有时可有腹痛,其甚者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发热一般都不太高且热型多不规则,少数可见短期高热,大多数为长期持续怀低热,持续约3~4周。

心脏症状:根据病理学的统计,几乎所有病例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而在小儿小儿风湿热则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肌膜及心包均可受到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为小儿小儿风湿热的最重要表现。从北京儿童医院小儿风湿热住院患儿临床分析可见73.2%的病例都有心脏炎的临床表现。严重心脏炎可后遗风湿性心瓣膜病。现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及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叙:

心肌炎:在所有小儿风湿热口患儿的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临床上有心肌炎表现的也甚多见。轻者症状不多,如仅出现心率轻度加速或心电图有短暂的轻微变化。重者呈弥漫性心肌炎,临床症状明显,常可并发心力衰竭。心肌受累时可出现下列征候。①心率加快,110~120次/分以上,与体温高度不成比例。②心音减弱,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有时出现奔马律。③心律异常可出现期前收缩,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第一度最为多见。少数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阿-斯综合征。其他形式的心律失常亦偶可见到。心电图尚可显示Q-T间期延长及T波异常。④心脏轻度或明显扩大。

心肌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心尖部出现Ⅱ至Ⅲ级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有时音调高,如海鸥鸣,杂音向腑下及左背传导,呼吸与体位对杂音无影响。此杂音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约有半数心尖部可伴有Ⅱ至Ⅲ舒张中期杂音(carey-coolmbs),由于左室张舒张期快速充盈或二尖瓣口相对狭窄引起。一般在急性期于二尖瓣区听到的杂音并不一定代表瓣膜已发生不可恢复的器质性损害。轻型心脏炎病儿的杂音产生与瓣膜炎症、水肿、血小板赘生物的生成有关,急性期炎症过后,约半数病儿的杂音可消失。但如急性期已过,病情明显好转,杂音并不减弱或消失,则将来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的可能性极大。在主动脉瓣听诊区如听到舒张斯杂音,则有重要病理意义,一般很少消失。

心包炎:重症患儿可出现心包炎症状,多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同时存在。患儿表现有心前区疼痛、端坐呼吸及明显呼吸困难。早期于心底部或胸骨左缘可听到心包磨擦音。大量心包积液时听诊呈心音遥远,胸部X线透视可见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形,卧位时心腰部增宽,立位时心腰部阴影又变窄,以此与心脏扩大相鉴别。心电图急性期可有ST段上升,QRS低电压,以后T波倒置,ST段下降。超声心动图于左室后壁与心包之间出现无回声区。

发生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变时,往往心肌、心内膜及心包同时受累。临床上很难区分哪些症状症状及体征是单由心肌炎、心内膜炎或心包炎所引起,故统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心脏炎70%在发病初2周内发生,少数可延至6个月才发生。严重心脏炎时心脏扩大,尤其伴有心力衰竭者,多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

小儿风湿热反复发作且病程较久者(1/2~2年),可因炎性病变修复过程在瓣膜或腱索上产生疤痕亦缩造成器质性瓣膜损害,成为非活动性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阶段,即风湿性心脏病,其中以二尖瓣受损机会最多,约占瓣膜病的3/4,主动脉瓣次之,占1/4,有的报道可达1/2(单独出现或与二尖瓣病变同时存在)。二尖瓣与主动脉瓣损害共占风湿性瓣膜病90%以上的病例。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很少受累,且一般不会单独受损。此外,应该指出在小儿时期,风湿性心脏病发生心力衰竭时往往有风湿活动存在,这一点与成人期风湿性瓣膜病很不相同。在急性期有二尖瓣受累的有少部分可恢复正常,30~60%的病例最后遗留有永久性瓣膜损害,而主动脉瓣一旦受损则恢复正常的机会很少。

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一般症状不明显,较重患儿因心排血量减少,可感乏力、易倦及心跳。当有肺瘀血时,出现劳累后呼吸困难。心脏检查主要为在心尖部听到Ⅲ级或Ⅲ级以上的吹风性收缩期杂音,此杂音之特点为贯穿全收缩或至少延长至收缩中期,向腋部传导,有时可伴有收缩期震颤。第一心音正常或减弱。第二心音可有明显分裂,可听到明显的第三心音。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由于左心室扩大可引起功能性的心尖部舒张中期杂音。心脏X线检查示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有时可见到左心房的收缩期膨胀。肺血管纹理正常。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厚及二尖瓣型P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增大,C凹明显加深,EF斜率加大,二尖瓣开放幅度加大,E峰高尖,有左室负荷过重表现:左室增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左室面活动幅度加大。

5儿童类风湿病的护理

1.常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非化脓性炎症损害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 与关节疼痛、畸形有关。

(3)焦虑与疾病 对健康的威胁有关。

2.护理措施

(1)发热的护理 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皮肤清洁。观察有无皮疹、眼部受损及心功能不全表现,有无脱水体征。

(2)关节炎的护理 观察关节有无晨僵(整理)、疼痛、肿胀、热感、运动障碍及畸形。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利用夹板、沙袋等减轻关节疼痛,用被架保护患肢不受压。教给患儿用放松、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控制疼痛或局部热敷止痛。经常变换体位,适当作关节活动,防止关节挛缩。急性期过后尽早开始关节的康复治疗。

(3)心理护理 多沟通,给予精神安慰,使他们了解病程长但预后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自觉坚持长期治疗。

(4)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如果觉得《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