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膜性肾病?IgA肾病?别被这些名字欺骗 蛋白潜血可没有那么简单

膜性肾病?IgA肾病?别被这些名字欺骗 蛋白潜血可没有那么简单

时间:2020-09-13 12:29:48

相关推荐

做过穿刺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病理类型是什么,比如膜性肾病、IgA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等,但如果你认为这些类型完全不同,可就大错特错了。

肾病的病理类型到底是如何判断的?

我们用探针取出一些肾小球(规定是20左右,但常常达不到这个数字),在高倍视野下观察这些肾小球的形态变化,以此来判断肾病的病理类型。

比如膜性肾病,可以明显看到基底膜增厚和上皮细胞足突融合;IgA肾病则是系膜区扩张和系膜细胞增生。

但可惜的是,这些“明显特征”并不能经常被观察到,更重要的是,它们并非某一肾病类型所独有。

因此,错诊和漏诊时有发生。

肾病检查的现实意义

即使被誉为“金标准”的穿刺检查,也无法避免错诊和漏诊,更遑论其他检查项目。那么,肾病检查的现实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是医生们试错的依据。

简单来说,医生听取了患者讲述的过往病史,查看了之前的化验单等病历资料,会在心中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然后根据这个判断制定一套初步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不断的检查是为了检测治疗方案是否合适,以便随时调整。

所以,化验单上的数据对患者来说意义可能仅限于数值变化,但对医生来说则是意义重大:决定了今后的治疗方向和治疗重点。

不幸的是,医生们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肾病患者常常会有这种感觉:穿刺的意义好像只是告诉我到底是哪种肾病,治疗方案却根本不受影响……

如果觉得《膜性肾病?IgA肾病?别被这些名字欺骗 蛋白潜血可没有那么简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