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肾病知识】肌酐高了透析还是保守治疗?医生:照着3点做 尿毒症难“登门”

【肾病知识】肌酐高了透析还是保守治疗?医生:照着3点做 尿毒症难“登门”

时间:2022-09-24 20:36:03

相关推荐

血肌酐一旦升高意味着肾功能受损已超过50%,基本发展到了肾功能不全的阶段。因此提到血肌酐,不少肾友就会和肾衰竭、尿毒症挂钩。

实际上血肌酐是一个“名声大于实际影响力”的指标。血肌酐升高并不代表一定会尿毒症,不能代表肾功能的彻底丧失,肌酐值升高更多意味着体内毒素水平升高,比如乱用药物导致肾功能的急性进展,血肌酐爆表,当祛除掉急性因素后,停掉药物后,肾功能能恢复,肌酐也会回落。

但血肌酐又是让人“尴尬”的指标,有些肾友遇到问题:目前已经发展到肾衰竭,肌酐580,降不下去也不涨,是不是只能等着透析了?

不少处于肾衰竭到尿毒症之间的患者,都会有这样的迷茫期:究竟要不要提前透析?是透析比较好还是保守治疗更好?

答案当然是不能坐等透析。如果说肾功能不全期是整个肾病治疗阶段的关键阶段,决定着会不会肾衰竭。那肾衰竭期就是决定肾友们下半生会不会在透析中度过的转折点。

血肌酐异常的肾病患者中约有50%在多年以后也可以不用等待透析,甚至终身都不需要透析。关键要重视做好3件事:

一、注意预防急性因素这个“隐形杀手”

肾病从慢性肾炎发展到肾衰竭终末期,是长期多种因素导致的,肾功能的丧失并不是一瞬间发生的。在肾病治疗过程中,一些潜在的急性因素确实是肾衰竭的“催化剂”,肾友不得不重视预防。

有三大急性因素,包括感染、药物损害、严重合并症。感染是导致肾病常发的因素,反复感染更是让不少肾友头疼的一件事,防治感染预防,关键一点在于提高免疫力,同时注意抑制肾脏内炎症的发生,对病情控制更有利;药物损害的发生主要是与一些患者不明药理的情况下乱用药物相关,因此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不要私自增加药量,更不要急于求成,听信“偏方”,以免对肾功能造成二次伤害,得不偿失;严重合并症包括高血压、贫血、高钾血症等,都可能对会造成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此肾友必须重视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二、重视基础症状的治疗,或能拯救肾功能

对于尚未发生肾衰竭的患者,处于1-3期的患者,要稳住肾功能,降低肌酐,关键还是在于稳住基础症状。肾功能不全之前对病情威胁最大的症状就是蛋白尿。多数肾病患者只要把蛋白尿定量维持到1g以下,基本上肾功能就能稳定住,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肌酐也不会继续升高。除了少出病理类型比较重的患者,可以把肌酐降2g以下,比如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肥胖性肾病等。

降低蛋白尿需要重视三点:一炎症反应的抑制。二提升免疫力,防治感染。三控制好饮食,坚持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

三、保持好习惯、好心态是防毒的关键

面对肾病这个难缠的疾病,不少肾友都会六神无主,让自己处于焦虑的状态中。其实病情已经存在,既然没办法一下子让它消失,不如欣然接受,学会与它和平相处。研究表明,心情差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影响肾功能的恢复,对病情不利。因此肾友尽量放平心态,才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戒酒、不熬夜、免纵欲过度、好的卫生习惯不能忘等等,尽量少感冒或不感冒等,这些都与保持血肌酐稳定密切相关。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QQ:2040089700)

专家介绍

李清华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荣获河南省科学进步奖两项,市科技进步奖一项。从事肾病治疗和临床研究十余年,擅长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及成人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紫癜性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肾病。李主任利用双重疗法和自制的特色中药方剂对肾病治疗有独到之处,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中西医结合论文近二十篇,是我院肾脏病治疗与研究的骨干力量。

联系方式:0392-7232382(三病区)

如果觉得《【肾病知识】肌酐高了透析还是保守治疗?医生:照着3点做 尿毒症难“登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