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 治疗膜性肾病的新希望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 治疗膜性肾病的新希望

时间:2022-08-02 08:57:36

相关推荐

近日,《Nephrol Dial Transplant》(肾脏病透析移植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英国的 Christine 等人发现:贝利尤单抗可以降低抗磷脂酶 A2 受体抗体,并随后降低尿蛋白,有望成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

你可能想知道:什么是贝利尤单抗?膜性肾病是什么肾病?治疗效果有多好?副作用大吗?我来一一介绍。

贝利尤单抗

这是一种人IgG1-k单克隆抗体B淋巴细胞刺激抑制剂,生物靶向制剂,已经获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降低疾病活性和自身抗体水平。

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很常见的一种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致病因素有环境污染、重金属接触、营养过剩等。在大部分地区,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病的约1/4,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发病率更高。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做的肾活检统计显示,近几年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膜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占到肾活检患者的52%.

确诊膜性肾病,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一方面,膜性肾病的自愈率较高,有1/3的患者可不依赖药物而自发缓解;另一方面,也有1/3的患者即使积极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会发生肾衰竭。

好像大部分膜性肾病有独立而自由的思想,它无论是选择走向健康还是走向尿毒症,都固执地拒绝药物干扰他的走向。

有时候,即使是在肾内科一贯以雷厉风行著称的猛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遇到了膜性肾病都无可奈何,需要中医药和靶向药的帮助才能阻断病情进展为尿毒症。

抗磷脂酶 A2 受体抗体

近年来发现的可以帮助确诊膜性肾病、并显示膜性肾病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

抗磷脂酶 A2 受体抗体检查几乎(不是完全)可以代替肾穿刺来确诊膜性肾病,它的升高或降低,也预示着尿蛋白会升高还是降低。

贝利尤单抗治疗膜性肾病

本次研究有14位膜性肾病患者参与,均是经过常规治疗(普利/沙坦)3个月以上,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仍高于3-3.5g的“中高危膜性肾病”。如果不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很可能进展至尿毒症。

整个研究历时2年半,前2年使用贝利尤单抗单药进行“10 mg/kg/4 周”治疗,停药后6个月进行最后一次病情评估。

治疗效果

进行到研究主要终点、用药28周时,尿蛋白平均下降31%,抗磷脂酶 A2 受体抗体下降了73%(预示尿蛋白将继续下降)

治疗104周(2年)后停止用药,停药半年(共2年半)后研究结束,检查参与患者病情:14位参与患者中,1位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0.5g以下,8位患者的尿蛋白降至一半以下。

和预期一样,抗磷脂酶 A2 受体抗体的下降比尿蛋白的下降更早。抗体浓度降低50%比尿蛋白降低50%要早112天。

不良反应

研究过程中,患者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有1位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所有患者的肾功能均保持稳定。

By the way,治疗难治性肾病,有时会用到另外一种单抗类药物:利妥昔单抗。值得一提的是,贝利尤单抗与利妥昔单抗在第28周时进行比较,显示贝利尤单抗可以更快地降低抗体和尿蛋白。

膜性肾病的新药又有了治疗有效的证据,并且这是一种已经在我国上市了的药物,为膜性肾病患者们感到高兴!

如果觉得《最新医学研究发现 治疗膜性肾病的新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