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肝肾同源 肝和肾都好的人 身上往往有3个“共同点”

肝肾同源 肝和肾都好的人 身上往往有3个“共同点”

时间:2018-09-12 18:22:46

相关推荐

中医常讲:肝肾同源,这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的“肝肾同源”理论,源于中医经典典籍《内经》。

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含义有三:

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

②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

③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脏。

肝和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人肝不好了,肾也容易受损。当然,肝和肾都好的人,也不少。

肝肾同源,肝和肾都好的人,身上往往有3个“共同点”

1:面色好

肝和肾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都是排毒,代谢掉身体内的废物。

如果肝和肾都好的话,体内毒素少,表现在外就是面部气血充盈、健康红润。

而面色暗沉发青黑的朋友,就很有可能是肾脏功能不够完善,或者肾脏器官正在受侵害。

如果面色发黑的同时偏黄,频繁长出粉刺、痤疮、黄褐斑等,则可能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2:精神好

健康的肝和肾能帮助把身体中的废弃物代谢排出,人的内环境健康,外在也会神清气爽。

如果肝或肾出了毛病,废弃物无法排出的话,人就会没有什么精神。

要是人经常无精打采的,就要考虑是不是肾出现问题了。

如果在无精打采的同时,经常感觉疲惫乏力,则更可能是肝出问题了。

3:排尿好

早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可以多观察一下自己的小便,也可以看出肝肾状况。

如果晨尿的泡沫变多了,而且静置不会消失的话,那就说明这些尿液里面的蛋白质比较多,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肾出现了问题。

如果晨尿特别的黄,偏茶色,则可能是胆红素过多导致的,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生活中,如何养肝护肾?

养肝:

一种营养:α-亚麻酸

α-亚麻酸在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糖代谢等,增加多种酶类的活性,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降低血脂和肝内脂肪沉淀,减轻肝细胞负担。

补充好α-亚麻酸,可增加蛋白质合成,稳定胆汁分泌,排除有毒物质,促使肝细胞功能的复活。

紫苏仁油、有机亚麻籽油等植物油都是富含α-亚麻酸的,每天食用5-10ml即可满足人体所需。

一个穴位: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经常按揉太冲穴,可疏通经络,消除肝火,化解郁闷之气,保护肝脏健康。

以左手拇指,按揉右脚此穴,顺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按20下,再以右手按揉左脚此穴,手法和前面一样。

一个小妙招:常闭双眼

经常闭目,可养肝血。

饭后,静坐,闭眼,眼球先逆时针转5次,再顺时针转5次。

然后睁眼,向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远眺,每个位置停留5秒钟。

一份好心情

肝,主疏泄,喜达条,恶抑郁。情绪,对于肝脏健康,尤为重要,一定要注意抒发肝气,减少肝气郁结。

保持好心情,经常微笑,可疏肝郁,促进肝气抒发,更利于肝脏健康。对于养护肝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切莫忽视!

护肾:

一种食物:黑色食物

中医讲,黑色入肾。肾脏尤其喜欢黑色食物。

“黑色食物”不是指绝对的黑色,也泛指深颜色的如紫色、褐色等,此类食物多有滋养肝肾、健脾和胃、活血明目等功能。

常见的黑色食物有:黑豆、黑麦、黑米、黑谷子、黑玉米、黑芝麻、黑鱼等。

一杯茶水:鸡头参茶

《本草纲目》中记载鸡头参“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

中医认为,鸡头参性味甘平,主归脾、肾两脏,为气阴双补之品,是平补脾、肾气阴的良药。

将鸡头参泡水代茶饮,具有补气养阴和益肾的功效,尤其对于精血不足和腰膝酸软等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长期饮用,对延缓衰老,改善脾、肾不足有一定疗效。

一个小动作:全身抖动

通过全身抖动,能使内脏运动,增强全身气血流通,双拳按摩肾俞,又能激发肾气,起到补肾的作用。

站立,挺胸,两眼微闭,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排除杂念,以脚跟和膝盖为轴,发动浑身上下各部位的肌肉和内脏的颤抖。

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一份好睡眠

睡眠,对于养护肾脏,至关重要。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

所以,养护肾脏健康,一定要注意少熬夜,保持一份好睡眠。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肝肾同源 肝和肾都好的人 身上往往有3个“共同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