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一味药 灭三脏之火!上养肺阴 中补胃阴 下滋肾阴 乃药中慈母

一味药 灭三脏之火!上养肺阴 中补胃阴 下滋肾阴 乃药中慈母

时间:2020-12-11 12:48:31

相关推荐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临床中药学》、《中华本草》、《中华药海》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继续带您领略绚丽迷人的中药之美。

我给你说的这味药,乃是药中的慈母。它的名字里头,就带着一个“母”字。另外,还有一个“知”字。意思就是,它宛如知心慈爱的老母亲,随时随地照顾着你。

在你烦的时候;

在你燥的时候;

在你干渴难耐的时候。

她就会笑吟吟地走到你身边,和你聊几句,说说话,解你的忧愁。

说到这,你应该知道了。我说的是知母。

所谓知母,就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现在这东西基本都是栽培的了,于东北、内蒙、河南等地多产。它的炮制方法有很多,做出来的有盐知母、麸炒知母等等。具体应用的时候,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知母这味药啊,入肺经、胃经和肾经。我说它能灭“三脏之火”,就是说,它可以入上焦之肺,中焦之脾胃,以及下焦之肾,帮助我们清里头的火气。

比如说,有的人,燥热咳嗽,痰少干咳,伴随嗓子痒痛,总是感觉像火烧起来一样,嗓子都快冒烟了。这时候可以用知母来调一调。有一个办法,取知母、生地、沙参各6克,水煎取药汁,兑点蜂蜜代茶饮。这个是化自《杂病源流犀烛》的古方子,原名叫做养金汤。

这个是清上焦之肺。

还有些人,患上糖尿病了,脏腑燥热,经常感觉口渴难耐,舌红苔黄。这个时候,你用知母可以来调一调。它能滋肺阴,解渴生津啊。知母、西洋参、生地、葛根四味药,各取6克,泡水代茶饮就挺好。这些都是滋阴生津,升清阳之气的。还有的人呢,患上糖尿病以后啊,胃热,特别能吃,总会饿,同时还可能牙痛,你用点知母、生地、山药各6克,水煎取药汁服用,实在不行加点黄连,清热去火、滋阴润燥的效果是不错的。前面我说的那个,是《杂病源流犀烛》里头的方子,后面这个,是《医学心悟》里头的配伍。

以上这些,说的是入中焦。

还有的人啊,下焦虚热,肾阴不足,导致盗汗、潮热、耳鸣、心烦、失眠。这个时候,你也可以用知母来调调。因为知母入肾经,可以滋肾阴,清虚热,退虚火。你可以直接用它来反复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次6克。也可以在其中配一点黄柏。黄柏这味药也是退虚热、坚肾阴的。黄柏用6克。

另外有些人,也说不上到底哪来的热,反正就是烦热难眠,虚烦不已,伴随心悸、健忘等毛病,手脚心阵阵发热。这个时候你用点知母,配上点酸枣仁(打碎),两者配合,各取6克,水煎取药服用,可以清热、养血、安神,是科学的配伍。

当然,知母还有很多别的用法。受篇幅所限,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你记住,知母这味药,真的像慈祥的老母亲,帮助我们清热、滋阴、去火、安神、除烦。在她面前,我们都好似不懂事的孩子,需要她来时常的安抚。想想看,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作为中国人,有中医药的陪护,是多好的一件事儿啊。

知母的常规用量为6到12克。滋补肾阴的时候,多用盐知母。知母在规定用量之内,很少起不良反应。但是,脾胃虚寒者不能用。腹泻便溏者不能用。寒湿内盛者,不能用。有些口渴,他是源于泄痢失水,这时候绝对不要用。外感表证的人,不能用。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如果觉得《一味药 灭三脏之火!上养肺阴 中补胃阴 下滋肾阴 乃药中慈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