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大黄的作用和功效_大黄的鉴别_大黄的种植技术

大黄的作用和功效_大黄的鉴别_大黄的种植技术

时间:2020-12-12 13:01:11

相关推荐

大黄的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凉血解毒,清热泻火,逐瘀通经。用于积滞腹痛,实热便秘,泻痢不爽,目赤,血热吐衄,咽肿,热黄疸,跌打损伤,肠痈腹痛,瘀血经闭,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大黄的作用和功效?大黄的副作用?一起来看下。

1大黄的种植技术

大黄喜冷凉气候,耐寒,忌高温。野生于我国西北及西南海拔2000m左右的高山区;家种多在1400m以上的地区。对土镶要求较严,一般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最好,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积水地区不宜栽种。冬季最低气温为-10℃以下,夏季气温不超过30℃,无霜期150~180d,年雨量为500~1000mm左右。大黄忌连作,需经4~5年后再种。

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子芽繁殖。种子繁殖:大黄品种易杂交变异,应选品种较纯的三年生植株作种株,7月中、下旬待种子大部变黑褐色时,连茎割回,阴干,脱粒。备用。用育苗移栽、直播法两种。分春播和秋播,一般以秋播为好。

初冬回苗后用土、草或落叶覆盖,至次年萌芽时揭去覆盖物。春播者于第2年~4月移栽,秋播者于第2年~10月移栽。

栽后第2年进行中耕除草3次。第3年在春、秋季各进行1次。第4年在春季进行1次。追肥在每次中耕除草后进行,春夏季施油饼或人畜粪水,秋季施土杂肥及炕土灰壅蔸防冻,如堆肥中加入磷肥效果更好。大黄根茎肥大,不断向上生长,所以每次中除、追肥时,都应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又能防冻。大黄移栽后在第3、4年的5~6月间,抽苔开花,除留种以外,均应及时摘除花苔,以免消耗大量养料,以利根茎发育。

2大黄的作用和功效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3大黄的副作用

大黄主要的副作用

(1)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头昏、腹痛、腹泻、黄疸。

(2)过敏反应:表现为过敏性紫癜、药疹、皮炎、水疱、哮喘加重等。

(3)服用过久能引起甲状腺腺瘤样变化、肝细胞退行性变化、静脉瘀血及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大黄副作用详解

1、 作为天然药物 , 自身有副作用 , 且由于个体差异、患者的病症不同以及大黄的产地、品种、收割时间、质量、剂型、给药途径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大黄性味苦寒,久服易损伤脾胃,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其虽是通便良药,但会引起继发性便秘,这是由于大黄既含有通大便成分( 如结合蒽醌) ,同时还含有止泻成分( 如鞣质) ,其小剂量服用后有时不仅不引起泻下 反 应 , 且 呈 收 敛 作 用 , 停 药 后 即 出 现 继 发 性 便 秘 。 可 一 旦 发 生 继 发 性 便 秘 , 只 要 增 食 膳 食 纤 维 ( 如 多 吃 蔬 菜 水 果 ) 或多饮水、多按摩腹部、增加运动量及调整心理状态,建立正常排便反射,便可消除。长期依赖大黄泻下作用来排毒,还能影响人体对某些有益物质的吸收,造成贫 血的不良后果。

2、大黄还能抑制人体自身免疫力,大剂量可降低胸腺及脾脏指数,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而避免过强的免疫反应给机体带来的损伤。

3、另外,长期使用蒽醌类物质可导致一种结肠黑色沉着病,多见于过度或滥用蒽醌类缓泻剂 ( 如波鼠李皮、番泻叶、芦荟、大黄和泻鼠李皮) 。肠镜检查横结肠至直肠粘膜呈网络状改 变,粘膜表面有密集的黄褐色色素沉着; 病理检查显示粘膜组织内有大量含有色素颗粒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大多数情况下,结肠黑色沉着病随药物的间歇使用呈可逆状态。

4、大黄中含大量草酸,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肾、膀胱结石等副作用。

4大黄治便秘效果如何

何为便秘

便秘即大便秘结不通。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天或3天以上1次大便)或虽不延长,而粪便坚硬排便困难者。长期便秘可加重痔疮,肛裂,引起腹胀、食差、口臭、头晕失眠等,还常常是心肌梗塞,中风的诱因。

中医治便秘

中医学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它与脾、肺、肾的关系密切,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肺燥移于大肠,导致大肠传导失职,而成便秘;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糟粕内停,形成便秘;肾主五液,司二便。中医治疗便秘分为:

1、实秘:(1)热秘:肠胃积热;(2)气秘:气机郁滞,由于情志不和或久坐少动;(3)寒秘;

2、虚秘:(1)气虚便秘(2)血虚便秘;(3)阴虚便秘;

3、虚实夹便秘。

西医治疗便秘按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类

1.刺激性泻药,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直接刺激肠壁,使肠道蠕动增加,促进粪便排出,如酚酞,蓖麻油,鼠李皮、比沙可啶及蒽醌甙等;

2.容积性泻药:一些不易被肠壁吸收、不易溶于水的盐能阻止肠道吸收水份,使肠道容积增大,机械性地刺激肠道从而引起肠道蠕动增加而排便,如硫酸镁、钠等;

3.滑润性泻药:为滑润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

大黄治疗便秘的特点

(一)大黄复方治疗便秘的机理与西药治疗便秘的三大作用机制相完全相符合:

1.大黄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以直接刺激结肠壁起到刺激性泻药的作用。

2.大黄可抑制细胞的NA+-K+-ATP酶活性,使水份滞留在肠腔,起容积性泻药的作用。

3.大黄配伍麻子仁、杏仁等的麻子仁丸可作为滑润性泻药。

(二)祖国医学治疗实秘、虚秘及虚实夾杂之便秘均可用大黄复方治疗,如:

1.实秘:

(1)热秘可用四顺清凉饮,火盛者用凉肠散或小承气汤

(2)气秘:六磨汤

(3)寒秘:大黄附子汤加半硫丸

2.虚秘:

(1)气虚便秘:新加黄龙汤加党参

(2)血虚便秘:黄龙汤

(3)阴虚便秘:增液承气汤加味

3.虚实夹杂:黄龙汤化裁

5大黄的鉴别

大黄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外形上是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

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大黄可减轻内毒素性低血压,消除氧自由基,降低再灌注期血浆、肺、小肠等内源性一氧化氮的水平,降低肠、肝、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内毒素引起的肠壁血管通透性增加,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进入血循环等等。

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

大黄苦寒,通腑活血;元明粉咸寒,润肠泻热,二者合用,共奏活血润肠通便之功。

如果觉得《大黄的作用和功效_大黄的鉴别_大黄的种植技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