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IgG4相关性肾炎与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的鉴别要点

IgG4相关性肾炎与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的鉴别要点

时间:2024-04-05 18:39:48

相关推荐

IgG4相关性肾炎(IgG4-related kidney disease)和干燥综合征肾损害(renal involvement in Sjögren"s syndrome)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但在临床上往往容易混淆。因此,正确区分二者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讨论IgG4相关性肾炎和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的鉴别要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等方面,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两种疾病。深入了解二者的异同点,有助于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投稿发送至RP@high-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一种系统性炎症纤维化疾病,几乎可影响每一个器官系统,包括胰腺、胆道、主动脉、肺、唾液腺和泪腺、甲状腺、硬脊膜和肾脏等。在过去中发现其疾病特点是肿瘤样病变和两个标志性的组织学特征,即富含IgG4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和席纹状纤维化。据统计,在IgG4-RD中,约15%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肾损害,即 IgG4相关性肾病(IgG4-RKD),其主要病理类型有两种—肾小管间质性肾炎(TIN)和膜性肾小球肾病(MGN),而表现为MGN时常伴TIN存在。但TIN并非IgG4-RKD特有的病理特征,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肾脏累及中也常发生,如我们曾观察随访130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其中80.5%的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为TIN,且除病理特征外,IgG4-RKD在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与SS肾损害患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有必要对两者进行鉴别,因为不同的病因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等都有重要影响。

IgG4-TIN的诊断标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 IgG4-TIN 的诊断标准。目前,还没有一项指标可以单独诊断IgG4-RKD,必须结合组织学和免疫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各项实验室指标以明确诊断Raissian 等在 曾提出对gG4-TIN的诊断建议(表1)。

但多国专家达成的一项共识认为,IgG4+浆细胞>10个/高倍镜只适用于肾活检组织,在肾切除标本中需达到 IgG4+浆细胞>30个/高倍镜方可诊断;另外,该共识认为 IgG4+/IgG+浆细胞>40%比单纯的IgG4+浆细胞计数更有诊断价值,但其也不能单独诊断IgG4-TIN;并且该共识指出 IgG4-TIN肾脏病理必须符合IgG4+浆细胞浸润标准、席纹状纤维化、闭塞性静脉炎3条中的至少2条才能明确诊断。

IgG4-TIN与干燥综合征

肾损害的鉴别要点

临床表现IgG4-TIN的平均年龄接近65岁,男性占多数,而SS患者多为女性。IgG4-TIN患者以急进性肾功能减退为首发症状者较SS肾损害患者多。IgG4-TIN最常见的肾外表现是唾液腺炎(83%)、淋巴结肿大(44%)、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9%)和泪腺炎(30%),患者常有明显的泪腺及唾液腺肿大,但口干眼干症状较SS患者轻,关节肿痛症状也较SS患者少;而SS肾损害患者同时伴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情况明显少于IgG4-RKD患者。

血清学指标

在IgG4-TIN患者中,约93%患者血清IgG4水平升高( >135mg/dL),而 SS患者仅有约7.5%升高。与SS患者相比,IgG4-TIN患者发生低补体血症、IgE水平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比例较大,总溶血补体测试提示CH50值低,补体C3和C4的水平也低,有一种可能未曾认知的IgG4相关性TIN被称之为低补体血症免疫复合性TIN,其特征是低C3和C4补体血症、浆细胞间质浸润、IgG沿肾小管基膜分布。IgG4-RKD患者的血清中常有弱阳性的抗核抗体和RF,但与SS相关的特异性抗体如抗Ro或 La抗体多为阴性。

影像学特征

IgG4-TIN患者在增强CT下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可见外周皮质低密度小结节,边界清晰或不清的圆形或楔形病灶,弥漫性斑片状病变或显着的弥漫性肾肿大,而SS肾损害一般没有这样的影像学表现。病理表现IgG4-RKD和SS肾损害最常见的肾脏病理类型均为TIN,IgG4-TIN肾小管间质浸润的细胞中以浆细胞为主,在肾活检组织中IgG4+浆细胞>10个/高倍镜,在肾切除标本中IgG4+浆细胞>30个/高倍镜,且IgG4+/IgG+浆细胞>40%,而SS肾损害患者肾小管间质浸润细胞中IgG4+浆细胞常为阴性或未达到以上标准;IgG4-TIN浸润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也较SS肾损害常见,且常见独特的席纹状纤维化病变,但IgG4相关性疾病的另一病理特征—血栓性静脉炎在肾脏组织中较少见。另外,IgG4-TIN肾小管间质免疫沉积的发生率也较SS肾损害高。两种疾病肾小球累及率都较低,且都常与TIN同时发生,膜性病变是IgG4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类型,SS肾损害病理也可表现为膜性病变,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免疫沉积中IgG亚型以IgG4占主要。

治疗效果与SS肾损害患者相比,IgG4-TIN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更好。

鉴别难点

尽管我们找到了一些鉴别要点,但有时两者的鉴别仍然存在难度。首先,并不是所有IgG4-TIN患者血清IgG4水平均升高,而SS患者血清IgG4水平也可升高,且两种疾病肾外累及器官也有很多重叠。有些处于疾病早期的IgG4-TIN患者可能缺乏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及席纹状纤维化这一重要病理学特征。另外曾有病例报道,在一些符合SS诊断的患者中,肾组织浆细胞浸润程度已达到IgG4-TIN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究竟是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还是可以用一元论来解释,需要结合影像学、血清学和其他受累器官症状、病理等综合考虑,且对患者病情发展的持续随访或许对明确诊断有利。

总之,IgG4-TIN与SS肾损害的鉴别不能靠单一指标,需要结合组织学和免疫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综合考量。

来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第25卷第6期

转自:凯德传媒肾脏时讯

如果觉得《IgG4相关性肾炎与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的鉴别要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