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调养脾肾阳虚 治疗视物不清的真武理中汤与越术加阴药

调养脾肾阳虚 治疗视物不清的真武理中汤与越术加阴药

时间:2024-03-29 16:12:54

相关推荐

真武理中汤*脾肾阳虚+视物昏花/越术加阴药*视物不清(同飞蝇症)”是一种中医药方,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导致的视物昏花或视物不清(同飞蝇症)的症状。患者常伴有视觉模糊、视物不清、甚至出现飞蝇飘浮的症状。药方中所用的药物主要针对脾肾阳虚的体质特点,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通过调节脾肾阳气的虚弱,以达到明目清晰的效果。越术和阴药的组合,则是针对病情严重,需要加重凝神定志的症候。真武理中汤*脾肾阳虚+视物昏花/越术加阴药*视物不清(同飞蝇症)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脾肾阳虚患者带来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视物不清(同飞蝇症),可用越术加阴药。

真武理中汤(根据《中医眼科学》拟定)

【组成】制附子15g 白术15g 茯苓20g 干姜15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人参10g

【用法】加水煮一小时左右,以不麻口为度,汤成,分三次,温服,一日一剂,连服数剂。

调养脾肾阳虚 治疗视物不清的真武理中汤与越术加阴药

【主治】脾肾阳虚,视物昏花,白睛不红或红赤不甚,黑晴内壁沉着物呈棕灰色或灰白色,黄仁(虹膜)晦黯,瞳神紧小或干缺。兼见形寒气怯,舌体淡胖有齿痕,脉沉迟细弱。

【证析】视物昏花,是本方主证;眼底检査黑睛内壁有沉着物,黄仁(虹膜)晦黯,神水混浊,可知此证是因虹膜病变导致瞳神展缩功能失常,紧缩变小,才致视物昏花。兼形寒气怯,脉沉迟弱,是阳气虚衰之象;舌体淡胖有齿痕,或下肢浮肿,是水饮停滞之征。综合上述,此证是因脾肾阳气亏损,脾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湿,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饮内停,从少阳三焦上泛眼窍夹层,使虹膜、脉络膜肿胀紧缩,瞳神紧小,神水混浊,以致视物昏花。其基本病理是: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从三焦上泛眼窍→虹膜紧缩,瞳神紧小,神水混浊→视物昏花。

【病机】脾肾阳虚,水泛眼窍。

【治法】温中健脾,化气行水法。

【方义】脾肾功能衰惫,主水、制水无权,水液停滞少阳三焦半表半里,上泛眼窍而呈视物昏花,征象虽在肝窍,病本却在脾肾。根据治病求本原则,法当温中健脾,复脾运湿之职,温肾扶阳,复肾命化气行水之权。本方即是温中健脾,化气行水之方。方中附子擅温肾命之阳,阳气振奋,水能蒸化成气而能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则水无停留之患矣!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有温中健脾之功,脾阳健运则运化水湿之功复矣!脾肾功能恢复,则水无再停之忧矣!再用茯苓淡渗利水,已停之水既去,则神水清澈而无混浊之虞矣!白芍、甘草有柔肝缓急作用,肝系膜络舒缓,则瞳神展缩功能复矣!

【应用】以视物昏花兼见舌体淡胖有齿痕为使用本方指征。可加车前子增强利水力量;若与五苓散合用,利水作用更强。

【歌括】

真武理中是新方,参草术附芍苓姜,

日虚水泛成眼疾,温阳化气庶能康.

如果觉得《调养脾肾阳虚 治疗视物不清的真武理中汤与越术加阴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