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益肾消炎汤在临床中应用

益肾消炎汤在临床中应用

时间:2020-09-09 03:09:22

相关推荐

益肾消炎汤是种传统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广泛用于治疗肾亏虚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病症。该汤方由豆蔻、巴戟天、熟地、山药、丹参、黄柏、泽泻、茯苓等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明显益肾养血、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功效。这种方剂可以应用于治疗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痛经、滑精、性功能减退等病症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肾炎等疾病也有显著治疗效果。益肾消炎汤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是种非常经典中药方剂。

慢性肾炎是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有急性肾炎因失治、误治而转为慢性。若在慢性期得不到正确治疗,则易使病情恶化,迁延难愈,证情复杂。笔者在治疗肾病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和临床经验。经验方益肾消炎汤,临证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组成:巴戟天10克,胡芦巴10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黄芪30克,金银花20克,鱼腥草30克,益母草30克,红花10克,茯苓15克。

此方补益扶正,祛邪消炎,主治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范畴。该病由于外感风湿水邪,皮肤瘀毒,饮食失节,烦劳太过而致肺失通肃,脾失转运,肾失开阖,水邪潴留,泛滥肌肤所致。三脏之中,重点在肾。说明水肿的根本病变脏器在肾,然外邪侵袭亦不可忽视。西医认为,慢性肾炎的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与溶血性链珠菌和感冒病毒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本方有补肾扶正、祛邪消炎的作用。方中巴戟天、胡芦巴、山茱萸、枸杞子既补肾阳,又滋肾阴,能促进肾血管扩张,使血流加速,从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产生利尿作用。方中重用黄芪可以消除肾炎的蛋白尿;金银花、鱼腥草、益母草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亦可抑制链球菌的感染;红花、益母草有活血化瘀作用。实验证明本方有抗凝血和抑制血小板聚结及改善肾功能的效果。其祛邪生新作用,颇类似免疫反应的稳定作用,可通过抑制或增强免疫反应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炎症吸收,抑制变态反应炎症,或者通过抗凝血,改善局部组织血流等作用,促进组织修复。茯苓健脾和中,利水消肿。因此,本方有益肾健脾、活血消炎等作用。通过对95例患者的临床小结及后期疗效观察,结果颇为满意。

加减应用:血压高者加钩藤15克,夏枯草10克,决明子15克。

高血脂者加首乌15克,泽泻30克,山楂10克。

伴糖尿病加天花粉3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

浮肿者加白术10克,桂枝10克,车前草15克。

尿频、尿急属尿路感染加黄柏15克,虎杖30克,半枝莲30克。

血尿者加仙鹤草30克,白茅根15克,茜草10克。

蛋白尿加党参20克,蝉蜕10克,地龙10克。

腰痛加杜仲15克,续断15克,怀牛膝15克。(张文杰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如果觉得《益肾消炎汤在临床中应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