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肾康网 > 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时间:2019-09-24 13:11:12

相关推荐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是种罕见疾病通常会导致肾损害。针对这种疾病治疗方式直都是个挑战因为常规治疗方法并不是有效。随着医学研究不断进步针对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从减轻肾脏损害。肾脏替代治疗则是通过透析和肾移植等方式帮助患者维持肾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虽目前治疗方法对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治疗效果仍有限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相信将会有更有效治疗方法出现为患者带更多希望。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往往人们都毫不在意。它通常是由生活中的很多不良习惯而引起,防治它要从点滴小事开始了解。Snow欣雪接下来向大家分享些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相关知识,一起来了解了解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治疗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是由Waldenstrom于1944年首次报道,故又称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WM)。本病为一种单克隆IgM增高伴有淋巴样细胞增生、有时伴有肾小球损害的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骨髓及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增生,血中单克隆IgM增高。

1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症状

(一)发病原因

巨球蛋白血症所致的肾损害,主要是由于下列原因:肾脏淋巴样细胞浸润;高黏滞血症;淀粉样变性;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主要是IgM在肾组织中沉积。

WM病因未明,但已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的异常增生B细胞存在细胞表面分子变异及其染色体异常。尚未发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社会人口统计学差异、既往疾病史、药物史、嗜酒史、特殊职业史、放射接触史或家族肿瘤史等。尽管如此,但已有WM呈家族发病的报告。一家4兄弟,各个体血清存在抗原性不同的IgM,且各个体表现不尽相同,如WM、未定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MGUS及原发性淀粉样变;另外,12个亲属中有5个出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包括IgA、IgG和IgM升高,提示免疫球蛋白合成存在异常。

1.细胞表面标记的变异 细胞表面标记研究提示WM患者在B细胞分化早期阶段出现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浆细胞异常有区别。WM细胞表达正常B细胞所有表面抗原(CD19、CD20和CD24),但大约75%的WM患者只表达一种轻链(κ链)。与正常B细胞不同的是WM中B细胞常表达CD9、CD10(CALLA)和CD11b,并可能表达CD5。WM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均来源于同一克隆,但其成熟程度不同,且发现其B细胞在不同的分化阶段表达CD45同分异构体是不均一的。

2.染色体异常 WM常见细胞染色体异常,但目前尚未扫描出特异性异常。

(二)发病机制

大多数WM病人血清单克隆IgM占总蛋白的30%以上,1/3病人的巨球蛋白有冷凝集素的特性。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IgM,能使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黏附,形成高黏滞血症。虽然IgG型和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时,IgG在血浆中聚集及IgA共价连接成多聚体,亦可发生高黏滞血综合征,但远较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为少见。一般认为血浆中异常免疫球蛋白浓度超过50g/L者易发生血高黏滞综合征。WM病人常见严重的高黏滞血综合征,是引起全身症状的重要原因,亦是引起肾损害的重要原因。巨球蛋白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方面:

1.肾脏淋巴样细胞浸润 WM肾内淋巴样细胞浸润达50%~60%,但肾小管内管型形成和“骨髓瘤肾”很少见到。而较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肿瘤细胞浸润肾脏的发生率为高,一般大于30%。

2.高黏滞血症 WM中几乎所有患者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出现高黏滞血症和高容量血症的症状和体征。与之相比,在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仅4.2%发生高黏滞血症,两者的明显差异可能与IgM主要在血管内沉积有关,IgG仅40%沉积于血管内;其次与IgM的形状和结构也有关联。

3.淀粉样变性 WM患者很少发生淀粉样变,在器官浸润方面,原发性淀粉样变与骨髓瘤相关的淀粉样变两者无明显区别。一般认为,同时有骨髓瘤和淀粉样变的患者预后差,平均生存期低于12个月。当化疗使病情缓解后,可延长患者生存时期,淀粉样变可逐渐消退。

4.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 WM患者往往并发肾小球病变。在有些患者中,可检测出与免疫复合物肾炎相关的冷球蛋白。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中40%以下可发现大量IgM在内皮下沉积。

2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治疗

(一)治疗

早期病情稳定、症状轻微或发展缓慢时可不予治疗;如症状明显,有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及黏滞度过高症状,则应予以治疗。本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低血浆巨球蛋白浓度及高黏滞血症。临床常用的主要药物有:

1.烷化剂 尤其是苯丁酸氮芥、嘌呤核苷类似物氟达拉滨(fludarabine), 克拉屈滨(cladribine)和rituximad。

苯丁酸氮芥标准疗法为6~8mg/d口服,有效率在50%以上,中位生存期为5年。小剂量苯丁酸氮芥(瘤可宁)(CB1348)连续口服,初始6~8mg/d,持续2~4周,然后给予维持量(2~6mg/d)。维持时间数年,直到缓解。

环磷酰胺常用量为150~200mg/d口服,以抑制巨球蛋白合成。

盐酸氮芥及糖皮质类固醇也可使用。有人认为采用M治疗方案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青霉胺200~400mg/d,3次/d,口服,剂量可渐加至1g/d,可使巨球蛋白二硫键分离,破坏IgM分子,使血液黏滞度降低。

近年来有人主张应用M2方案,认为疗效优于苯丁酸氮芥(瘤可宁),且对血黏度过高综合征尤为适宜。肾上腺皮质激素多不主张应用。

2.血浆置换疗法 高黏滞血症明显者可采用该疗法,能使症状迅速缓解,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由于血黏滞度与IgM浓度相平行,如血清巨球蛋白浓度下降%~%,常可促使血黏滞度明显降低,因此第一次血浆置换治疗,必须置换半数以上全身血浆容量,才可能取得明显疗效,而且为保持疗效,需~个月重复置换,每次需置换~血浆。

3.免疫治疗 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30%的患者有效;可应用移植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来治疗。Weide等报道1例对烷化剂有抵抗的WM患者,在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治疗后,可诱导血液的完全缓解。

(二)预后

本病患者平均寿命自有症状起一般为38~40个月。有些学者依其预后将本病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者未经化疗可生存8年,甚至。恶性则病情进展迅速,平均生存期为3~4年。若起病时无明显贫血,血清IgM浓度甚低<23g l="">30g/L),则预后较好。预后与治疗反应有明显相关性,治疗有效者,平均生存期自诊断日起约4年,治疗无效者一般为2年。死亡原因大多为贫血、衰竭、出血、感染及高黏滞血症。研究显示临床症状明显并需治疗的MW、年龄>70岁及体重减轻或存在冷球蛋白血症病人,预后最差。

3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巨球蛋白血症所致的肾损害,主要是由于下列原因:肾脏淋巴样细胞浸润;高黏滞血症;淀粉样变性;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主要是IgM在肾组织中沉积。

WM病因未明,但已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的异常增生B细胞存在细胞表面分子变异及其染色体异常。尚未发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社会人口统计学差异、既往疾病史、药物史、嗜酒史、特殊职业史、放射接触史或家族肿瘤史等。尽管如此,但已有WM呈家族发病的报告。一家4兄弟,各个体血清存在抗原性不同的IgM,且各个体表现不尽相同,如WM、未定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MGUS及原发性淀粉样变;另外,12个亲属中有5个出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包括IgA、IgG和IgM升高,提示免疫球蛋白合成存在异常。

1.细胞表面标记的变异 细胞表面标记研究提示WM患者在B细胞分化早期阶段出现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浆细胞异常有区别。WM细胞表达正常B细胞所有表面抗原(CD19、CD20和CD24),但大约75%的WM患者只表达一种轻链(κ链)。与正常B细胞不同的是WM中B细胞常表达CD9、CD10(CALLA)和CD11b,并可能表达CD5。WM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均来源于同一克隆,但其成熟程度不同,且发现其B细胞在不同的分化阶段表达CD45同分异构体是不均一的。

2.染色体异常 WM常见细胞染色体异常,但目前尚未扫描出特异性异常。

(二)发病机制

大多数WM病人血清单克隆IgM占总蛋白的30%以上,1/3病人的巨球蛋白有冷凝集素的特性。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IgM,能使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黏附,形成高黏滞血症。虽然IgG型和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时,IgG在血浆中聚集及IgA共价连接成多聚体,亦可发生高黏滞血综合征,但远较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为少见。一般认为血浆中异常免疫球蛋白浓度超过50g/L者易发生血高黏滞综合征。WM病人常见严重的高黏滞血综合征,是引起全身症状的重要原因,亦是引起肾损害的重要原因。巨球蛋白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方面:

1.肾脏淋巴样细胞浸润 WM肾内淋巴样细胞浸润达50%~60%,但肾小管内管型形成和“骨髓瘤肾”很少见到。而较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肿瘤细胞浸润肾脏的发生率为高,一般大于30%。

2.高黏滞血症 WM中几乎所有患者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出现高黏滞血症和高容量血症的症状和体征。与之相比,在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仅4.2%发生高黏滞血症,两者的明显差异可能与IgM主要在血管内沉积有关,IgG仅40%沉积于血管内;其次与IgM的形状和结构也有关联。

3.淀粉样变性 WM患者很少发生淀粉样变,在器官浸润方面,原发性淀粉样变与骨髓瘤相关的淀粉样变两者无明显区别。一般认为,同时有骨髓瘤和淀粉样变的患者预后差,平均生存期低于12个月。当化疗使病情缓解后,可延长患者生存时期,淀粉样变可逐渐消退。

4.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 WM患者往往并发肾小球病变。在有些患者中,可检测出与免疫复合物肾炎相关的冷球蛋白。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中40%以下可发现大量IgM在内皮下沉积。

4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鉴别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型 主要特征为血清IgM浓度<20g/L,且不会随病程发展而增加;无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病变和全身症状,一般无明显的蛋白尿,没有或只有极少量尿本周蛋白和骨髓微小淋巴细胞浸润。

2.伴有IgM水平增加的淋巴增生性疾病 除IgM浓度一般<30g l="" wm="" wm="" igm="">30g/L)的淋巴增生性疾病(称为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与WM鉴别。

3.隐匿性WM 是指某些WM病人无全身症状,但有IgM水平>30g/L、轻微贫血和骨髓有中等度淋巴样细胞浸润。这些病人具有隐匿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特征,类似于冒烟型(smoldering)多发骨髓瘤,在出现症状前无须治疗,他们仍可长时间内维持稳定状态。

4.高黏滞血症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相对”血清黏度测定。但相对血清黏度与血清异常免疫球蛋白浓度并不呈线性相关关系。这种差异与免疫球蛋白的聚集能力、多聚程度、冷沉淀能力和体外优球蛋白形成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往往可见血清黏度轻度升高,而临床症状和体征极为典型,应注意与本病鉴别。

5.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6.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还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肾脏疾病相鉴别。

5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预防

本病的治疗根据病人病情轻重、良恶和不同时期给以不同的治疗,若病人无症状常可保持多年稳定而不需治疗,只需严密的随访。对己病患者及早积极对症治疗如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提升正常白细胞、红细胞比例。减少蛋白尿,防止肾功能衰竭等对症处理是减少死亡率,延长生存期的必要手段。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